重差( 二 )


重差

文章插图
望松生石上三次测量示意图CD EF 表示前后两支表桿,前表桿有刻度,用作两次测量,第一次从G点瞄準A、C两点成直线,第二次从G点校準树根J,读出前表桿上度数(入表) 。表高 =CD=2丈
前表却行=DG=7步4尺
后表却行=FH=8步5尺
相多=FH-DG
表间=DF=50步
松高=AJ
前表去山远近=BD
入表=CK=二尺八寸
松高=AJ=CK*DF/(FH-DG+CK);前表去山远近=BD=DF*DG/(FH-DG);南望方邑今有南望方邑,不知大小 。立两表东、西去六丈,齐人目,以索连之 。令东表与邑东南隅及东北隅三相直 。当东表之北却行五步,遥望邑西北隅,入索东端二丈二尺六寸半 。又却北行去表一十三步二尺,遥望邑西北隅,适与西表相三合 。问邑方及邑去表各几何? 答曰:邑方三里四十三步、四分步之三;邑去表四里四十五步 。术曰:以入索乘后去表,以两表相去除之,所得为景差;以前去表减之,不尽以为法 。置后去表,以前去表减之,余以乘入索为实 。实如法而一,得邑方 。求去表远近者:置后去表,以景差减之,余以乘前去表为实 。实如法而一,得邑去表 。
重差

文章插图
南望方邑示意图由于待测的方城宽度AB,在东西方向,与地面平行,因此两支在C点D点插入地面与地面垂直的表桿,在此不用作直接测量,测量是依靠一根拴在C、D两根垂直表桿中间的一条水平测量绳索CD完成的 。此题中一根水平测量绳作两次测量用 。景差 =入表* 后去表/ 表相去 。望深谷今有望深谷,偃矩岸上,令勾高六尺 。从勾端望谷底,入下股九尺一寸 。又设重矩于上,其矩间相去三丈 。更从勾端望谷底,入上股八尺五寸 。问谷深几何?答曰:四十一丈九尺 。术曰:置矩间,以上股乘之,为实 。上、下股相减,余为法,除之 。所得以勾高减之,即得谷深 。山谷深=(距间 × 上股)/(下股-上股)-句高 。登山望楼今有登山望楼,楼在平地 。偃矩山上,令句高六尺 。从句端斜望楼足,入下股一丈二尺 。又设重矩于上,令其间相去三丈 。更从句端斜望楼足,入上股一丈一尺四寸 。又立小表于入股之会,复从句端斜望楼岑端,入小表八寸 。问楼高几何? 答曰:八丈 。术曰:上下股相减,余为法;置矩闲,以下股乘之,如句高而一 。所得,以入小表乘之,为实 。实如法而一,即是楼高 。楼高=(距间 * 下股)* (入小表)/句高/(下股-上股) 。南望波口今有东南望波口,立两表南、北相去九丈,以索薄地连之 。当北表之西却行去表六丈,薄地遥望波口南岸,入索北端四丈二寸 。以望北岸,入前所望表里一丈二尺 。又却后行1去表一十三丈五尺 。薄地遥望波口南岸,与南表三合 。问波口广几何?答曰:一里二百步 。术曰:以后去表乘入索,如表相去而一 。所得,以前去表减之,余以为法;复以前去表减后去表,余以乘入所望表里为实,实如法而一,得波口广 。
重差

文章插图
南望波口示意图 此题中一根水平测量绳,作三次测量用 。望清渊今有望清渊,渊下有白石 。偃矩岸上,令句高三尺 。斜望水岸,入下股四尺五寸 。望白石,入下股二尺四寸 。又设重矩于上,其间相去四尺 。更从句端斜望水岸,入上股四尺 。以望白石,入上股二尺二寸 。问水深几何? 答曰:一丈二尺 。术曰:置望水上下股相减,余以乘望石上股为上率 。又以望石上下股相减,余以乘望水上股为下率 。两率相减,余以乘矩间为实;以二差相乘为法 。实如法而一,得水深 。又术:列望水上下股及望石上下股,相减,余为法 。以望石下股减望水下股,余以乘矩间为实,实如法而一,得水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