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怡灶


万怡灶

文章插图
万怡灶【万怡灶】万怡灶,毕业于天津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生物与交通材料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天津大学教授博导,合肥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生物複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主要研究生物医用材料、複合材料、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
基本介绍中文名:万怡灶
国籍:中国
民族:汉
职业:教授
毕业院校:天津大学
学位/学历:博士
专业方向:生物複合材料和工程複合材料
职务:教授、博导
主要成就:华东交通大学生物与交通材料研究所所长 
基本信息姓名:万怡灶任教专业: 理学-材料科学类在职情况: 在性别: 男所在院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万怡灶

文章插图
本人简介性别:男出生年月:1964技术职务:教授"万怡灶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合肥工业大学兼职教授 。教育经历2002年8月获美国RensselaerPolytechnicInstitute管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8月获天津大学材料学博士学位1989年1月获天津大学材料学硕士学位1986年7月获天津大学工学学士学位工作经历2015-至今 教授,博导,华东交通大学生物与交通材料研究所所长2004-2015教授,博导,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2-04博士后,Queen’sUniversity,Canada1997-2001副教授,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995-96讲师,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993-95讲师,南昌航空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1989-92助教,南昌航空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学术任职·中国生物複合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複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常务理事·《複合材料学报》编委·《ISRNBiomedicalEngineering》EditorialBoardMember主要学术成果论文1999和2000连续二年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在天津大学排名第一(全国第41位),并占天津大学总SCI论文数量的1/10—1/6 。自1997-2012年(其中四年在国外攻读学位和工作)共发表包括5篇《Carbon》论文在内的SCI论文150余篇,其中以第一(天津大学规定本人指导的学生为第一作者时等同)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约130余篇,SCI他人引用1500余次 。2007年发表在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C的一篇论文被该杂誌认定为2007年最热门的25篇论文(排名第4)之一 。专利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0项,其中授权专利30项(包括国防专利2项) 。项目研究近年来,主持十余项国家和天津市重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画(973)、863和天津市科技支撑计画项目 。学术奖励· 获得2001天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2天津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3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 获得2006天津市自然科学二等奖学术活动· 2014年组织了第5届中国生物複合材料学术研讨会,并担任大会副主席;2001、2005、2007、2009分别发起并组织了第1-4届中国生物複合材料学术研讨会,并担任第3和4届大会主席· 2013年中国国际複合材料科技大会生物医学複合材料研讨会主席· 2009年第十二届全国生物材料学术会议分会场主席· 2008全国青年科学家论坛(主题-纳米技术在生物医用複合材料中的套用)主席· 2008年分别特邀参加第二届上海国际骨科学术会议,并作大会报告学术成绩· 于1998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将三维编织纤维複合材料套用于骨科植入物的新思想,首创了“三维编织纤维複合材料骨固定系统”,并提出了三维编织複合材料界面和疲劳损伤的新理论;· 于2005年首次提出将直径小于100nm的天然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套用于製备仿生组织工程支架的新思想;· 2008年在国内外率先採用类插层技术製备了层片状羟基磷灰石(· 2009年,完全掌握了镀镍碳纤维连续生产技术与装备,并建成了1条镀镍碳纤维生产线(国内第一且唯一的生产线),使我国成为继日本之后的第二个掌握了碳纤维镀镍全套技术的国家;· 2009年,创新的採用了连续纤维的全包覆处理技术製造了国际最高水平的禁止塑胶(禁止值超过90dB),其综合性能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金属纤维增强塑胶产品的性能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代表性论文碳/铜複合材料的製备及其接口特性的研究C/Cu複合材料的热膨胀性能及合金元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