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术语 海洋生物( 五 )


生物学术语 海洋生物

文章插图
烛光鱼其腹部和腹侧有多行发光器,犹如一排排的蜡烛,故名烛光鱼深海的光头鱼头部背面扁平,被一对很大的发光器所覆盖,该大型发光器可能就起视觉的作用 。鱼类发光是由一种特殊酶的催化作用而引起的生化反应 。发光的萤光素受到萤光酶的催化作用,萤光素吸收能量,变成氧化萤光素,释放出光子而发出光来 。这是化学发光的特殊例子,即只发光不发热 。有的鱼能发射白光和蓝光,另一些鱼能发射红、黄、绿和鬼火般的微光,还有些鱼能同时发出几种不同颜色的光,例如,深海的一种鱼具有大的发光颊器官,能发出蓝光和淡红光,而遍布全身的其他微小发光点则发出黄光 。鱼类发光的生物学意义有四点:一是诱捕食物,二是吸引异性,三是种群联繫,四是迷惑敌人 。翻车鱼翻车鱼长得很离奇,它体短而侧扁,背鳍和臀鳍相对而且很高,尾鳍很短,看上去好像被人用刀切去一样 。因此,它的普通名称也叫头鱼 。
生物学术语 海洋生物

文章插图
翻车鱼游泳速度缓慢 。它生活在热带海中,身体周围常常附着许多发光动物 。它一游动,身上的发光动物便会发出明亮的光,远远看去像一轮明月,故又有“月亮鱼”之美名 。翻车鱼这种头重脚轻的体型很适宜潜水,它常常潜到深海捕捉深海鱼虾为食 。翻车鱼既笨拙又不善游泳,常常被海洋中其他鱼类、海兽吃掉 。而它不致灭绝的原因是所具有的强大的生殖力,一条雌鱼一次可产三亿个卵,在海洋中堪称是最会生孩子的鱼妈妈了 。翻车鱼遍布世界各大洋,我国沿海有三种翻车鱼,即翻车鱼、黄尾翻车鱼、矛尾翻车鱼 。节肢动物节肢动物是动物中最大的一个门类,在已知的100多万种动物中,它约占85% 。该门类动物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附肢分节,故名节肢动物 。在中国海共记录节肢动物4362种,约占中国海全部海洋生物种的1/5 。鲎鲎(音hòu)的长相既像虾又像蟹,人称之为“马蹄蟹”,是一类与三叶虫(现在只有化石)一样古老的动物 。鲎的祖先出现在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代的泥盆纪,当时恐龙尚未崛起,原始鱼类刚刚问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它同时代的动物或者进化、或者灭绝,而惟独只有鲎从4亿多年前问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鲎有“活化石”之称 。每当春夏季鲎的繁殖季节,雌雄一旦结为夫妻,便形影不离,肥大的雌鲎常驮着瘦小的丈夫蹒跚而行 。此时捉到一只鲎,提起来便是一对,故鲎享“海底鸳鸯”之美称 。鲎有四只眼睛 。头胸甲前端有0.5毫米的两只小眼睛,小眼睛对紫外光最敏感,说明这对眼睛只用来感知亮度 。在鲎的头胸甲两侧有一对大複眼,每只眼睛是由若干个小眼睛组成 。人们发现鲎的複眼有一种侧抑制现象,也就是能使物体的图像更加清晰,这一原理被套用于电视和雷达系统中,提高了电视成像的清晰度和雷达的显示灵敏度 。为此,这种亿万年默默无闻的古老动物一跃而成为近代仿生学中一颗引人瞩目的“明星” 。鲎的血液中含有铜离子,它的血液是蓝色的 。这种蓝色血液的提取物——“鲎试剂”,可以準确、快速地检测人体内部组织是否因细菌感染而致病;在製药和食品工业中,可用它对毒素污染进行监测 。此外,鲎的肉、卵均可食用 。虾蟹在海边潮间带常可抓到一种头胸甲好似京戏中关公脸谱的蟹,名为关公蟹 。关公蟹常用足抓住石块或树叶,把自己身体遮盖住以便把自己巧妙地伪装起来而避开敌害 。蜘蛛蟹长相丑陋,为何在头胸甲上或大螯上戴上几朵艳丽的鲜花?不,那不是花,那是海葵,俗称“海菊花” 。蜘蛛蟹靠触手上有毒的海葵来保护自己,以避敌害,同时也可美化自己丑陋的身躯 。有一种海绵动物常附着在寄居蟹的贝壳上海绵长满贝壳,只留下壳口让寄居蟹自由进出寄居蟹便靠这海绵分泌的臭昧来御敌 。背腹扁平、全身披盔戴甲的虾蛄,色彩斑斓,十分好看,长着一对酷似螳螂的大螯,俗称“螳螂虾” 。见到深夜在静静的海底观察动静、伺机捕食的虾蛄,就会使人联想起静伏山岗、只待一跃而起的狮虎 。虾蛄平时喜欢穴居于泥沙质的浅海底,常只露出头用来观察敌情一旦猎物靠近便伸出双钳,迅速出击,只听“喀嚓”一声便可将猎物一分为二,显示了虾蛄兇狠、残暴的面貌 。它不仅善于“力擒”而且懂得“智取”,它往往把自己的洞穴变成一个隐蔽的场所,甚至不辞劳苦,从远处搬来沙、石在自己居住的沙穴旁筑起几条迴旋的通道,一旦海底动物闯进犹如陷进迷宫,自投罗网 。蛙形蟹的外形像一只青蛙,常把自己掩埋在泥沙里,只露出两只眼睛观察动静,寻觅食物 。虾蟹是节肢动物的另一家族,同属于甲壳纲的十足目 。这类动物与人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係,有些是主要的水产养殖或捕捞对象,其中尤以虾、龙虾和蟹等,在我国海洋渔业捕获物中产量相当大,特别是对虾、毛虾、梭子蟹等,营养丰富,产值很高,地位更为重要 。我国的虾蟹种类非常多,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已发现的约有1000多种,其中虾类400多种,蟹类600多种 。对虾是我国沿海的重要虾类,因它主要产于黄海、渤海,是黄海、渤海的海鲜特产,所以被人们视为“黄海、渤海的珍品” 。生活在我国南海的斑节对虾,大的个体一个就有0.5公斤重 。体长达40厘米左右的龙虾,个体通常重l公斤~1.5公斤,大的可达3公斤~4公斤,最大的可达5公斤堪称“虾中之王” 。生活在我国海洋里的蟹的种类也特别多,有肉细味美的梭子蟹,有行走如飞的沙蟹,有能上树的椰子蟹,还有背甲沟纹似关公脸谱的关公蟹等等 。但是,蟹中之王却是生活在日本海和白令海的高脚蟹 。高脚蟹的身体有30多厘米长,一条腿就有1.5米左右,两边的腿伸直了差不多有4米,体重约7公斤是世界上最大的蟹 。人们只知道虾、蟹的肉味鲜美,而对它的甲壳却弃而不用,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要知道,从虾、蟹的甲壳中能提取许多有用的东西 。例如,用虾、蟹的壳可以製成很好的纺织品浆料,这种用“虾皮蟹盖”製成的浆料,颜色鲜明,不易被水洗掉,而且成本低,可以节约大量麵粉 。此外,还可以从富含几丁质的甲壳中提取用途广泛的几丁胺,几丁胺具有吸附作用,是净化水质的一种沉降吸咐剂 。几丁胺还可以製成医用手术缝合线,这种缝合线具有不会感染,能够被人体吸收而不用拆线等优点 。招潮蟹当我们来到海边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种奇怪的小蟹 。蟹体的两只螯长得很不对称,一只又粗又大,另一只又细又小 。每当潮水退落,它便爬出洞穴,在露出水面的海滩上来回奔跑觅食 。每当潮水滚滚上涨,快要淹没它的老巢时,它又躲进洞里,在洞口高举着那只粗壮有力的大螯,好像在招手示意,欢迎潮水的到来,所以人们称它为“招潮蟹” 。这种蟹的体色能昼夜变化 。白天,它是黑色的,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它细胞里的色素向四处扩散,犹如撑开的大黑伞一样 。到了夜间,色素颗粒收缩成一团于是体色变浅,成为青灰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