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术语 海洋生物( 三 )


生物学术语 海洋生物

文章插图
海豚海豚(拉丁学名: Delphinidae)也是一种小型齿鲸动物 。过去人们常说,在动物界中猴子是最聪明的动物 。但事实证明,海豚比猴子还要聪明 。有些技艺,猴子要经过几百次训练才能学会,而海豚只需二十几次就能学会 。如果用动物的脑占身体重量的百分比来衡量动物的聪明程度,那幺海豚仅次于人,而猴子名列第三 。
生物学术语 海洋生物

文章插图
海豚经过训练后,不仅可以表演各种技艺,例如顶球、钻火圈……而且在人的特殊训育下,它们可以充当人的助手,戴上抓取器可以潜至海底打捞沉入海底中的物品,如实验用的火箭、飞弹等,或给从事水下作业的人员传递信息和工具,还能进行军事侦察,甚至充当“敢死队”,携带炸药和弹头冲击敌舰或炸毁敌方水下飞弹发射装置 。海豹在海滨公园的海豹池中,海豹(拉丁文学名:Phoca hispida)整日游泳戏水生动活泼,实在逗人喜爱 。若加以训练,它还会表演玩球等节目 。海豹身体浑圆,形如纺锤,体色斑驳,毛被稀疏,皮下脂肪很厚,显得膘肥体胖 。两只后脚恆向后伸,犹如潜水员的两只脚蹼 。游起泳来,两脚在水中左右摆动,推动身体迅速前进 。从海豹的头部看,貌似家犬,因而不少地区称其为海狗 。有时它爬到礁石上,这时它的动作就显得格外笨拙,善于游泳的四肢只能起支撑作用 。海豹爬行的动作非常有趣,因此常引起观者的朗朗笑声 。
生物学术语 海洋生物

文章插图
海豹的身体不大,仅有1.5米~2.0 米长,最大的个体重150公斤,雌兽略小,重约120公斤 。在自然条件下,海豹有时在海里游蕩,有时上岸休息 。上岸时多选择海水涨潮能淹没的内湾沙洲和岸边的岩礁 。例如,在我国的辽宁盘山河口及山东庙岛群岛等地都屡见有大群海豹出没 。海豹的潜水本领很高,一般可潜到100米左右,在水深的海域还可潜到300米,在水下可持续23分钟 。它的游泳速度也很快,一般可达每小时27公里 。海豹主要捕食各种鱼类和头足类,有时也吃甲壳类 。它的食量很大,一头60公斤~70公斤重的海豹,一天要吃7公斤~8公斤鱼 。海豹的后肢却是恆向后伸,不能朝前弯曲,故不能在陆地上步行 。海狮海狮(学名:Otarriinae)吼声如狮,且个别种颈部长有鬃毛,又颇像狮子,故而得名 。它的四脚像鳍,很适于在水中游泳 。海狮的后脚能向前弯曲,使它既能在陆地上灵活行走,又能像狗那样蹲在地上 。虽然海狮有时上陆,但海洋才是它真正的家,只有在海里它才能捕到食物、避开敌人,因此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它们都在海上巡游觅食 。海狮主要以鱼类和乌贼等头足类为食 。它的食量很大,如身体粗壮的北海狮,在饲养条件下一天餵鱼最多达40公斤,一条1.5公斤重的大鱼它可一吞而下 。若在自然条件下,每天的摄食量要比在饲养条件下增加2倍~3倍 。海狮也是一种十分聪明的海兽 。经人调教之后,能表演顶球、倒立行走以及跳越距水面1.5米高的绳索等技艺 。海狮对人类帮助最大的莫过于替人潜至海底打捞沉入海中的东西 。自古以来,物品沉入海洋就意味着有去无还,可是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一些宝贵的试验材料必须找回来,比如从太空返回地球而又溅落于海洋里的人造卫星,以及向海域所做的发射试验的溅落物等 。当水深超过一定限度,潜水员也无能为力 。可是海狮却有着高超的潜水本领,人们求助它来完成一些潜水任务 。例如,美国特种部队中一头训练有素的海狮,在1分钟内将沉入海底的火箭取上来,人们付给它的“报酬”却只是一点乌贼和鱼 。这真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 儒艮在我国广东、广西、台湾等省沿海生活着一种海兽,叫儒艮(学名:Dugong dugon) 。它的名字是由马来语直接音译而来的,也有人称它为“南海牛”,它与海牛目的其它动物如海牛的最大区别在于:海牛的尾部呈圆形,而儒艮尾部形状与海豚尾部相似 。除我国外,儒艮还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周围的一些国家 。有人说它是海洋中的美人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