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三瀑布记( 二 )


浙西三瀑布记

文章插图
大龙湫瀑布壬寅(古人用天干地支表示日期)年,我游览了天台山石樑 。四面山峰耸立峻峭,重叠的山峰就像累着两个甑(古代的一种炊具),都环绕石樑密布排列 。石樑长二丈,宽三尺左右,就像大龟的脊背跨过山腰,石樑下边是空的 。水从华顶峰流下来,平行着有四道水流,到这个地方会合,就像万马结队,穿过石樑向下狂奔 。凡是水被石头挡住的地方就一定会急怒,急怒就一定要叫号 。以飞落千尺的气势,被众多石头所阻挡,自然就会怒气冲天,喧声如同雷震,人相对着都听不到对方的言语 。我坐在石樑上,就像骑在瀑布上 。走到山脚下向上看,水的飞沫飞溅到头顶上,眼花缭乱,坐着和站着都不稳当,就怀疑身体将要和水一样被沖走了 。瀑布上面的寺庙叫做上方广,下面的寺叫做下方广 。我因为喜欢这座瀑布,就在两座寺都住了 。过了十天,到了雁荡山的大龙湫 。还没到三里外,就看到一匹白带从天而下,悄无声响 。到了跟前仔细观看,原来二十丈以上是瀑布,二十丈以下不是瀑布,都化成了烟,成了雾,成了轻绡,成了玉尘,成了珠屑,成了琉璃丝,成了杨白花 。既像下坠,又像上升;既像疏散,又像密织 。风来摇动它,它就飘散无处着落;日光照射他,就五彩斑斓 。有时远远站着却被弄湿了头,有时靠近观看却衣服一点都不沾上水气 。原因是它的落点太高,山崖的腹部向里洼,水流没有依靠,不得不随风变幻;又很少遇到阻隔,不能够增大声威,和石樑瀑布相比很不同 。大致是石樑威武,龙湫温和;石樑喧嚣,龙湫安静;石樑湍急,龙湫迟缓;石樑沖荡一往无前,龙湫来回流动:这是他们的不同之处 。才一见到石樑瀑布时,以为瀑布的形状也就不过如此,龙湫瀑布可以不看了 。到了这里,才知道眼睛和耳朵有没听过和没见过的,不可以盲目揣测 。又过了半个月,我经过青田的石门洞,猜想自然虽然巧妙,不会再有什幺别出心裁的做法了 。而这里的瀑布竟然在石洞中,就像巨大的河蚌张开嘴,能吞下几百人 。接瀑布的池子方圆一亩多,深百丈,我怀疑有蛟龙就要腾起,激荡的声音,就像在瓮内敲钟鼓 。这又是石樑瀑布、龙湫瀑布所没有的景象了 。从前有人说:“读《周易》的时候就好像不存在《诗经》,读《诗经》的时候好像就不存在《四书》,读《诗经》《周易》《四书》的时候好像就不存在《礼记》《春秋》(总体意思是这几部书风格完全不同) 。”我看到浙西三座瀑布之后觉得确实如此 。创作背景
浙西三瀑布记

文章插图
青田石门洞瀑布公元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也即作者袁枚六十七岁那年,他曾到浙江天台、乐清、青田、缙云一带游览,并造访天台、雁荡、黄龙等名山,五月才归随园 。一路上他创作了许多记游诗和游记,《浙西三瀑布记》就是其中一篇 。作者于旅途中欣赏了浙西天台瀑布、雁荡瀑布、青田瀑布等各具特色的景观,故作此文以记所见奇山异水 。作品赏析《浙西三瀑布记》一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手法,细緻而逼真地描摹了石樑、大龙湫、石门洞三处瀑布的周围地形和瀑布水的状貌、气势 。袁枚善于抓住“三瀑”不同特点,摹形绘神地传写出它们的不同个性 。石樑的喧嚣雄奇,大龙揪的轻柔文静,石门洞的富于乐感,一一都纷呈毕现于作者笔下 。此外,作者还运用了二种别具匠心的写法:一是在记叙景观同时,传达了自身的主观感受;另一是把这三处瀑放在相互比较中进行叙写 。文章以讚叹的语调落笔:“甚矣,造物之才也!同一自高而下之水,而浙西三瀑之异,卒无复笔 。”作者开门见山,托出写作意图 。这两句写得突兀而有气势,作者在这里不是一般地讚叹自然力的伟大,而是领略了“三瀑”各有千秋的奇异风光后所发出的讚叹语,统率全文,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二段的前三句是对开头两句的照应和落实,同时点出作者构思的匠心:作者是把握了“三瀑三异,卒无复笔”的特点,并有意识地加以比较描写,藉以讚叹“造物之才” 。自“壬寅岁,余游天台”至“遂两宿焉”一段文字,是写天台石樑瀑布 。这里作者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手法,对瀑布惊心骇胆的场面作了有声有色的渲染描绘 。“如万马结队,穿梁狂奔”,展现出天台山瀑布的雄壮豪迈 。“以崩落千尺之势,为群磥砢所挡?,自然拗怒郁勃”一句形象地表现了石樑瀑布“蓄之既久,其发必速”的壮观气势 。又描写水流冲击山石的“喧声雷震”,以刻画石樑瀑布的煊赫声势,而“人相对不闻言语”又从侧面烘托瀑布的巨大声威 。接着写作者的主观感受 。“余坐石樑,恍若身骑瀑布上”,生动传神地表现出作者驾驭瀑布的豪迈之情;走到山脚仰视,“坐立俱不能牢,疑此身将与水俱去矣”,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自“后十日”至“不可臆测也”一段文字,是写雁荡山大龙湫瀑布 。大龙湫瀑布没有石樑瀑布惊心骇胆的场面,却有着婀娜多姿、变幻万千的媚态 。作者对它的描绘,就不像描绘石樑瀑布那样多用夸张和喧染的写法 。他先用形象贴切的比喻,如用“一匹练”比喻远看瀑布水的全貌,尽显其柔美、恬静 。近观瀑布时,作者重点描写二十丈以下的景观 。用“烟”“雾”“轻绡”“杨白花”这些状貌近似的事物比喻二十丈以上飞洒而下的瀑布水,侧面展现了大龙湫瀑布轻柔绚丽的独特风韵 。“为烟,为雾”,描绘水气缓缓扩散的情状;“为轻绡”,突出其朦胧柔和的感觉;“为玉尘,为珠屑”,状其飞沫似水珠般滑腻晶莹的色泽;“为琉璃丝”,表现水珠的激射状;“为杨白花”,既状其色,又体现其质地轻柔 。这一连串的比喻,不仅形态毕肖,且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 。接着又说“既坠矣,又似上升;既疏矣,又似密织”,用“坠”“升”“疏”“密”四个看似矛盾的词语概括了上下两段瀑布在形态上的区别与相似之处 。作者以工笔的语言,如“风来摇之,飘散无着;日光照之,五色跌丽,”,把瀑布从高空下挂时呈现出来的虚无缥缈的景状和在日光照射下的鲜艳色彩,刻绘得惟妙惟肖 。接着把石樑瀑布和龙湫瀑布作比较,“大抵石樑武,龙湫文;石樑喧,龙湫静;石樑急,龙湫缓;石樑沖荡无前,龙湫如往而复 。此其所以异也 。”从两处瀑布的气韵、声响、水流、气势等方面加以比较,突出大龙湫瀑布恬雅、静美的特点,产生回味无穷的效果 。此句同时引出了后文作者的感慨,从而上升到哲理思考之境 。自“半月后”至“余观于浙西三瀑也信”,是写青田石门洞瀑布 。文章对石门洞瀑布的记叙一开始就进入了对比 。“疑造物虽巧,不能再作狡狯矣”,意谓不会有不同于石樑、龙湫的瀑布了,这里採取欲擒故纵的手法,从而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如巨蚌张口,可吞数百人”,生动地描写出其形态之奇;“受瀑处池宽亩余”,表现瀑布面积之广;“疑蚊龙欲起”紧承前文,极写池中水势汹涌翻腾之状 。在对石门洞瀑布的具体摹写中,虽然只是大笔勾勒,但在同石樑、龙湫的对比下,仍然描绘出了一幅明晰而深刻的图景 。作者在欣赏过石门洞瀑布之后,又否定了原先“造物虽巧,不能再作狡狯矣”的想法,体会出它非凡的气势与风韵 。最后一段文字异中求同,作者引用昔人的话,表现出他对三座瀑布愈发强烈的沉醉和叹服,为“余观于浙西之三瀑也信”的结论作注脚,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文章对三处瀑布的描写手法绝不类同:写天台瀑布,以石樑衬托它的奇兀湍激;“万马结队,穿梁狂奔”和“拗怒郁勃,喧声雷震”,突出其湍急喧腾、气势磅礴 。写雁荡瀑布,“一匹练从天下,恰无声响”,“尽化为烟,为雾……为杨白花”,“风来摇之,飘散无着,日光照之,五色映丽”,作者运用一系列形象的比喻与白描,极写其纡徐飘散之逸 。写青田瀑布,以“瀑在石洞中,如巨蚌张口,可吞数百人”与“疑蛟龙欲起,激荡之声,如考钟鼓于瓮内”等地理环境的描写,突出其激荡磅礴之声 。三段各自切合三处瀑布的特点,设语不多,无一复笔,同时又将三处瀑布关带比较,使人如临其境,移神骇心 。写水难,写瀑布更难 。因为水尚可因地势的索回纡曲而起变化;而瀑布则均自上而降,惟有大小高低的不同 。只有把握住各瀑布的不同点,才能把各瀑布的妙处形象地写出来 。袁枚之前历代文人游记中已多有对瀑布的描写,而写出新意实属不易 。作者独具匠心描写地三瀑布,可谓不同凡响 。这篇文章语言简炼,多用比喻和白描,形象生动,各显其妙 。“三瀑三异,卒无复笔”,读之如身临其境,历历在目 。作者简介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 。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谿 。公元1739年(乾隆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江宁(今江苏南京)知县 。于1749年(乾隆十四年)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弟子 。袁枚以诗名闻于时 。不以书名而船山(指张问陶)盛称其书,以为雅淡如幽花,秀逸如美士 。一点着纸,便有风趣,其妙在神骨间 。曾为船山写诗一册 。偶写墨梅,亦超群迈古,韵出天然 。袁枚清朝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江右三大家” 。着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等 。卒年八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