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有哪些


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有哪些

文章插图
1、一鼓作气
(1)【释义】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 。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 。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2)【语出】《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3)【人物】曹刿(guì)(又作曹沬,音mèi),一作曹翙(huì) 。生卒年不详,春秋时鲁国大夫(今山东省东平县人),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鲁庄公十年,齐攻鲁,刿求见请取信于民后战,作战时随从指挥,大败齐师,一鼓作气之典出于此 。
战后,庄公问曹刿为何直到齐军第三次击鼓进军时才要下令出击,曹刿说:“打仗主要靠士气,而击鼓就是为了鼓舞士气 。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旺盛;第二次再击鼓进攻,士气就已经衰落了;待到第三次击鼓进攻,士气已消失殆尽了 。而我军正是一鼓作气,勇气十足,当然就把对方打败了 。”
2、一字千金
(1)【释义】增损一字;赏以千金 。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
(2)【语出】南北朝?钟嵘《诗品?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
【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有哪些】(3)【人物】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生意人名叫吕不韦(卫国濮阳人,原籍阳翟,今河南禹州),有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各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 。这些食客,各色各样,应有尽有 。他们把见解和心得,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 。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秦国首都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合黄金一斤)” 。
3、一字之师
(1)【释义】纠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中不妥处的老师 。
(2)【语出】《宋·魏庆之·诗人玉屑》:“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 。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开数枝 。’谷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 。齐己不觉下拜 。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 。”
(3)【人物】唐朝末年,诗人郑谷回到故乡江西宜春 。僧人齐己性喜赋诗 。一日,齐己作一首《早梅》诗,中有两句:“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郑谷以为梅花既已数枝开,则非早梅矣 。于是将后句中“数”改为“一” 。齐己深感佩服,后诸学者称郑谷为“一字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