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为什么古装剧里的女扮男装不容易被发现?

现代人无法理解为什么古装片女扮男装不易被发现而头发散开后就会被看穿,这正是因为女权运动的发展,妇女地位相比封建社会得到了提升,不再拘泥于封建礼法 。
但是在封建社会,随着等级制度发展以及生产力的提升,服饰由最初的遮羞御寒美饰等功能逐渐增加了伦理功能,封建制度下,服饰与等级制度密切相关,因此各个时期史书都有《车服志》留下,用以记录服饰规定 。
服饰通常是区别人物性别身份的标志,男女生理不同,因而在服饰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着装又是一种社会秩序,表明了权力与身份地位,不同的地位之间不可以僭越,否则就要受到处罚 。
在男性掌握社会的主宰权之后,“男尊女卑”的思想逐渐传播,《礼记》所说,“男女不杂坐,不同施枷,不同巾栉,不亲授,不通言”,要求“男女授受不亲”,同时在服装上规定了,“男女不通衣裳” 。基于这样的思想,男女的衣服必须分开,不可掺杂,逾越,否则就要受到谴责,穿异性的服装就会被称为“妖服” 。礼教的盛行,更是将这一思想大范围地推广,乃至延续两千多年,即便是在女性地位非常高的唐代高宗李治时期,太平公主因穿男子衣服而被认为“服妖”,可见“服妖”(穿异性衣服)是一件非常严重的政治问题 。
了解了古代男女的服饰的区别,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女扮男装不容易被发现了 。首先因为某些时期等级制度太森严了,大家潜意识里面都认为不会有人女扮男装,甚至根本就想不到这种情况会发生 。所以,第一个在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看穿女扮男装的人,他所具有的创造性思维应当不亚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因为这两个发现都可以看作从无到有的过程 。
就拿唐代来说,因为女性的服装主要是:衫、襦、袄、裙、半臂、披帛等形式;男性的服装主要是袍和衫 。因此当唐人看到一个身着长袍的人站在面前的时候,第一想法绝对不会是去想Ta穿上女装的样子,而是直接认为Ta是男人,虽然唐女喜欢穿男子的长衫 。
唐朝女子服饰
其次,村姑扮村小子很容易,千金小姐扮贵公子也容易 。这是因为古代的贵公子的皮肤真的可以和千金小姐的皮肤很像,所以见到一个唇红齿白,身材娇小的“贵公子”打扮的人站在你面前的时候,作为一个古代人,你真的分不清Ta是男是女,这个时候你只能根据他的服饰来判断他的性别 。
【揭秘:为什么古装剧里的女扮男装不容易被发现?】比如长江七号里的徐娇,我是过了很多年之后才知道她的女的 。
《寻秦记》里的龙阳君,我怎么看她都不像是个女的 。
对于一不小心打散头发就会揭穿身份,这个只是诸多的桥段中的一种 。常见的桥段有以下四种:
A.不小心抓到两只小白兔;
B.不小心打掉帽子,头发散开;
C.掉进河里,被人救上来或者透视;
D.换衣服被人看到 。
除了B之外,剩下的三个都很容易理解,所以我就解释一下B这个桥段的依据 。
首先,古代女扮男装为了防止露馅都是要戴帽子的,也就是冠 。男子成年之后就会把头盘起来,梳四方髻(满清之前各个朝代也许不同,但大同小异 。),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身份地位戴冠、巾帻或者一块麻布,女性则根据年龄、出嫁与否以及身份梳各种发髻 。
四方髻的样子就如下图所示:

而女性的发型则是如下图:
女子发型
女子发型
男子束发与女子盘发的方式是不同的 。女子发型多样,为了追求美感迎合男性审美,所以都是先盘发再用簪子固定,因此将簪子抽出来的时候,头发就会自动散落开 。男子束发的方式不是这样,先在头顶束一个小圈,然后在小圈里面插入发簪并拉紧,然后将余发绕着盘起来 。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