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 海祭

海祭(民俗文化)【民俗文化 海祭】「海祭」在原住民族阿美族中又称「捕鱼祭」 , 是一种海洋民俗文化 , 它完全是由渔民自发形成的一种信仰和崇拜 。“捕鱼祭”取材于台山渔民的拜龙王习俗和广海的打龙船仪式 。每年秋季 , 台山渔民都要举行一项隆重的祭海活动 , 他们拜大海、祭龙王 , 以祈祷一年四季风平浪静 , 渔获丰收 。传统阿美族与噶玛兰族特有的海祭 , 主要祈求海上作业渔获丰收、作业平安所举行之祭典 。
基本介绍中文名:海祭
又称:捕鱼祭
属于:海洋民俗文化
由来:由渔民自发形成的一种信仰和崇拜
历史传说传说中 , 阿美族原居住于南洋某地 , 因为触犯了造物神 , 受造物神惩戒以洪水毁灭之 。只有一对兄妹在海神的保护下安然漂流到台湾岛 , 而能在此繁衍后代 。两位漂流过海的阿美族祖先们 , 为了感念海神的眷顾 , 便在每一年登入的日子里 , 向海神祭祀 。海祭目的海祭活动的目的 , 是祈愿并祝福出海捕鱼的部落居民能满载渔获 , 且平安的归来 , 这不仅是展现阿美族靠山靠海的生活信仰文化 , 也是体验生命共同体的共合、共生 。海祭形式在扬帆出海前 , 所有的青年们请到聚会所来 , 族里的长者 , 及有经验者将会指导如何网鱼 , 以及传授在大海中捕鱼的技术 。各种海祭卑南族海祭●节庆由来关于海祭的由来 , 相传是这样的:卑南族的祖先的马拉少为了寻觅可以当食物的植物 , 一天乘船来到了太平洋上的兰屿岛 , 其间爱上了雅美族的姑娘代班 , 并娶她为妻 。但他不忘到兰屿的目的 , 在不断寻找下 , 果然发现岛上有一种珍贵的主食——小米 。但当地规定不允许将小米种子带离兰屿 , 对种子的管制相当严格 。他多次携带均被发现而告失败 , 最后的马拉少灵机一动 , 试着将种子藏在自己的下体包皮下 。才将小米种子顺利引进驻地及台湾本岛 。

民俗文化 海祭

文章插图
摔跤比赛●活动内容感恩海祭就是为纪念的马拉少而设的 。每年七月 , 族人在长老率领下来到海边 , 以小米酒和槟榔遥祭 。祭典简单隆重 , 只有族中男子才能参加 , 当天下午在少年会所广场进行摔跤 。噶玛兰族海祭每年三到七月 , 是飞鱼和各种鱼类洄游 , 经过东海岸海域的季节 , 四月当刺桐花开时 , 花莲丰滨新社部落的噶玛兰族人 , 会在清明节的一个礼拜内举行海祭 , 祈求海神、祖灵保佑族人 , 出海平安、渔获丰收 。
民俗文化 海祭

文章插图
噶玛兰族海祭头目带领下 , 花莲丰滨新社部落长者 , 一同举杯 , 祈求海神与祖灵保佑族人出海平安、渔获丰收 。这是新社噶玛兰族人的传统海祭 , 按照传统时节 , 每当刺桐花开 , 在清明节的一个礼拜内就要举行海祭 , 族人分别在部落的海边和港口举行 , 向海神及祖灵献酒及在竹籤上各三块猪肉、猪肝 。祈福的长者们 , 把三块肉往海边丢 , 之后再把还串三块肉的竹籤插在浪边上 , 当海浪变大 , 就表示海神、与祖灵来吃东西了 。海祭祭典仪式 , 充分展现噶玛兰族人对海和祖灵的敬畏 , 不过其实新社部落的海祭 , 是从1990年代中期才回复过来 , 过去外来宗教在部落深耕的缘故 , 族人不敢触犯教义 , 大多混合举行 , 而这年族人凝聚共识 , 决定用最传统的祭仪进行 , 完全萤幕除其它宗教影响 。阿美族海祭「海祭」又称「捕鱼祭」 , 是台湾最大的原住民族阿美族的传统节日 。阿美族的「海祭」北部阿美族称为miladis、海岸阿美族称为misacepo’、马兰阿美族则称为mikesi’ 。●节庆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