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上作

济上作【济上作】《济上作》是明代诗人徐桢卿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的前两句点明时序与处境,写出客居时间之久,以见思乡之深,怀归之切;后两句是直截的抒情,写极目所见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浓烈的乡思 。全诗因触景生情,联想自然,句句警语,也句句情语,浅近直截地吐露心思,语不深而情深 。
基本介绍作品名称:济上作
创作年代:明代
作品体裁:七言绝句
作者:徐桢卿
作品出处:《迪功集》
作品原文济上作1两年为客逢秋节2,千里孤舟济水旁3 。忽见黄花倍惆怅4,故园明日又重阳 。注释译文词句注释1.济(jǐ)上:济水之上,今山东省济宁市 。2.秋节:指重阳节 。3.济水:水名 。古与江、準、河并称四渎 。《尚书·禹贡》:“导水,东流为济,入于河 。”济水源出于河南济源县王屋山,其故道本过黄河而南,东流至山东,与黄河并行入海,后下游为黄河所夺,惟河北发源处尚存 。4.黄花:菊花 。因菊花秋开,秋令在金,故以黄色为正,因称黄花 。李白《九日龙山歌》:“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白话译文两年来遇到秋节都做客他乡,这次离家千里乘舟停泊在济水旁 。忽然见到盛开的菊花分外惆怅,家乡的明天又是佳节重阳 。创作背景徐祯卿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二十七岁时及进士第,授大理左寺副之职,此后就长期客居京师等地 。这首诗写的就是他逢重阳时节客居北土时所发的思乡之情,当是弘治二十年(1507年)前后,作于山东济水之上 。作品鉴赏文学赏析此诗抒发了诗人客游在外时的怀乡之情,语不深而情深是其特色 。前两句叙写为客的孤苦之况 。首句平平道来,无非是说明诗人在他乡为客已有两年,此时又适逢重阳节将临,语气平淡无奇,似纯为叙述,不带感情色彩,然而“两年为客”与“逢秋节”并提,无疑又隐含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味 。客游异乡,又逢佳节,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但诗人并不急于吐露这种心情 。次句紧承起句,点出了诗人此时正乘舟于济水之上,交代了写诗的地点和诗题相应,同时,孤舟千里又暗示了诗人异乡漂游的孤独感 。虽然如此诗人在前两句中并无一字直接抒写怀乡之情 。

济上作

文章插图
夏梓轩书《济上作》从第三句起,诗人转入了直接抒情 。行舟济水之上,却不提两岸景物,唯独写到了菊花,菊花乃秋日常见之物,本无可惊怪,然云“忽见”,便有突如其来之感,暗含了触目惊心之意 。身处异乡,心情本已惆怅,此刻无意中又见到菊花,于是猛然感悟到光阴荏苒不知不觉中,时光流移,节物已换,又近重阳佳节了,可自己依然客游他乡,无法与故乡亲人团聚,因而旅思倦摇的惆怅之情倍增 。古人重阳有赏菊的习俗,故由菊花而及重阳、又由重阳佳节而念及故乡是十分自然的事,但作者写时却不按这样的顺序,而是稍稍变化,在最后一句中有意宕开,从故园落笔,且重阳本是各地一致的节日,并非故乡独有,可作者偏偏说“故园明日又重阳”,突出了故园,这样就把身在他乡,心在故园的一片深情表达得曲折有致 。此诗的章法也可见王昌龄《闺怨》的影响 。但王诗一、二句是从“不知愁”反起,第三句以“忽见”陡转,最后结出“悔教”的心情来,结构上表现反衬之巧妙,转折之突兀;而此诗一、二句则于平平叙写中寓深沉愁情,第三句以“忽见”触发,倍进一层,结句轻轻点明,戛然而止,结构上表现铺垫之有力,倍进之劲健 。名家点评清代文人沈德潜:语不必深而情深,唐人身分如此 。(《明诗别裁集》)清末民初文学家王文濡:触景抒情,老妪都解 。(《历代诗文名篇评注读本·宋元明诗卷》)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吴承学:此诗明显受到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诗句的启迪,但取熔其意,又自造意象,不落痕迹 。全诗因触景生情,联想自然,语短味长,词浅情深,颇有唐人绝句的遗风 。(《元明清诗鉴赏》)原语言文学所研究员、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乔力:陈子龙谓“昌谷七言绝可与江宁(王昌龄)并驾”(《皇明诗选》) 。此篇不作深曲之语,直抒胸臆,自具缠绵不尽之态 。(《中国古典文学名着分类集成·诗歌卷(五)——辽、金、元、明》)湘潭大学教授羊春秋:明白如话,而不觉其浅;铅华洗尽,而不觉其质,所以是绝句中的上乘 。(《明诗三百首》)苏州大学教授王英志:两年为客,千里孤舟,身在中原而心思江南 。此时恰逢重阳佳节前夕,济上忽见盛开的菊花,于是更触发起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对故园风物的嚮往 。但遥遥千里之外,亲人既不能相见,家乡的黄花亦无缘欣赏,得到的却是加倍的“惆怅”!平浅的诗句表现出浓郁的乡情 。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站在济水旁,遥望南天的惆怅的神情 。(《明人绝句三十家赏评》)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总编辑李梦生:诗写独客他乡,飘流路途,时逢佳节,心中由此而产生的孤凄与思乡情感 。句句是情语,也是景语,浅近直截地吐露心思,语不深而情深 。明人学唐人绝句,每用此等作法 。结句不写自己过重阳,而写亲友在家乡过节,翻过一层,加深了自己的寂寥与思念 。(《元明诗一百首》)广东人民出版社副编审徐庆宜:这首绝句语言浅近,句句是情语,也句句是景语,语不深而情深,抒发孤客他乡逢佳节而产生的怀乡之思 。(《历代绝句精华三百首》)作者简介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 。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着有《迪功集》《迪功外集》《谈艺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