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库县


泽库县

文章插图
泽库县【泽库县】泽库县,隶属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的东南部,黄南藏族自治州中南部,东与甘肃省夏河县毗邻,南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西靠青海省同德县,东北与同仁接壤 。总面积6494平方千米,总人口5.39万人(2000年) 。
泽库县下辖2镇5乡,境内有和日寺等景点 。2005年,泽库县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1亿元,完成计画的131.30%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泽库县
外文名称:Zeku County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
下辖地区:2镇、5乡
政府驻地:泽曲镇
电话区号:0973
邮政区码:811400
地理位置:青海省黄南州
面积:6494平方千米
人口:5.39万(2000年)
方言:兰银官话、藏语
气候条件:高原气候
着名景点:和日寺
车牌代码:青D
建制沿革元属吐蕃等处宣慰司辖 。明为积石州千户和归德守御千户所辖 。清属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和循化厅管辖 。民国十八年(1929年)置同仁县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今同仁、泽库两县的大部分地区,隶属青海省第七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3年,由同仁县析置泽库县,隶属黄南藏族自治区(今黄南藏族自治州) 。1999年末,泽库县面积6455平方千米,人口47082人(根据青海省志) 。辖8个乡:夏德日乡、宁秀乡、和日乡、王家乡、恰科日乡、多福顿乡、西卜沙乡、多禾茂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泽库县总人口54288人,其中:夏德日乡5161人、宁秀乡11805人、和日乡8816人、王加乡3218人、恰科日乡4427人、多福顿乡8486人、西卜沙乡2297人、多禾茂乡7117人、锁乃亥未批镇2961人 。2001年3月1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21号文批覆:撤销泽库县夏德日乡,设立并命名为泽曲镇(镇政府驻地不变) 。调整后,泽库县辖1个镇、7个乡:泽曲镇、宁秀乡、和日乡、王家乡、恰科日乡、多福屯乡、西卜沙乡、多禾茂乡 。2001年末,泽库县辖1个镇、7个乡,60个牧委会 。泽曲镇驻吉保日,辖俄日果、巴日则、则番、夏德日、夸日龙、东科日、热旭日、羊玛日8个牧委会 。恰科日乡驻夏德日,辖措日更、雄让、角乎、而尖、尕贡、高什则、知合郎7个牧委会 。多福顿乡驻多福顿,辖龙藏、赛隆、哈藏、贡青、多隆、尕让6个牧委会 。多禾茂乡驻多禾茂,辖塔土乎、多禾日、克宁、曲麻日、加仓、秀恰、大格日7个牧委会 。西卜沙乡驻果孔昴,辖团结、红旗、跃进3个牧委会 。和日乡驻环科日扎,辖吉隆、直禾根木、东科日、四麻、哈拉、华克日、和日、叶木贡、羊旗、唐德、直禾麻日11个牧委会 。王加乡驻日究曲卡,辖叶金木、群旗、旗隆、德合隆4个牧委会 。宁秀乡:驻宁秀龙哇多,辖宁秀、热血日、红城、秀恰、仁增、尕日当、直沟日、尕强、直赛日、措夫顿、赛龙、赛日庆、乎角日、赛日祥旺14个牧委会 。(巴滩)牧场驻周毛多则,辖牧一队(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牧二队(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 。2006年8月,撤销恰科日乡,併入泽曲镇;撤销多福顺乡,设立麦秀镇 。调整后,泽库县辖2个镇、5个乡:泽曲镇、麦秀镇、宁秀乡、和日乡、王家乡、西卜沙乡、多禾茂乡 。县政府驻泽曲镇 。行政区划2006年,泽库县辖2个镇、5个乡:泽曲镇、麦秀镇、宁秀乡、和日乡、王家乡、西卜沙乡、多禾茂乡 。60个行政村、319个牧,1个国营牧场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泽库县地理坐标在东经100°34′—102°08′,北纬34°45′—35°32′之间,地处崑仑山系西倾山北麓,黄南藏族自治州中南部,东与甘肃省夏河县毗邻,南、西、北分别与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同德县、贵南县相连,东北与同仁县接壤,东西长142千米,南北宽85千米 。县府所在地泽曲镇离州府隆务镇97千米,距省会西宁约285千米 。总面积6494平方千米 。泽库县地势地貌泽库县全境东西较狭长,地势由东向西倾斜 。县境内大部分地区在海拔3500米以上,最高点是北部的杂玛日岗山,海拔4971米,最低点海拔2800米,相对高差2171米 。由于地势的影响,形成了全县不同海拔高度的植被、土壤、气候的地域差异和垂直变化 。有高山带、亚高山带、滩地、河谷阶地、低山丘陵五大地带 。气候泽库县气候为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属高原亚寒带湿润气候区 。总的气候特点:雨热同季,降水量较丰富且集中;气温较低,热量不足,无霜短期,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冷季漫长乾冷,多大风;暖季短促凉爽 。县境内年平均气温在-2.4—2.8℃之间,县城地区年平均无霜期12天 。境内年平均降雨量为460毫米,但分布不均匀,大体上呈自东南向西北递增的趋势 。年平均蒸发量1325.8毫米,几乎等于降水量的3倍 。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566——2675小时之间,辐射量在145—156千卡/平方厘米之间 。气象灾害主要有低温冻害、有雪、冰雹等,对畜牧业生产危害较大 。水文泽库县境内主要河流有13条,其中泽曲河属县内最大河流,流经河南县后汇入黄河 。自然资源矿藏资源截止2013年,泽库县已探明的主要矿种有金、铜、锑、铅及花岗岩、石灰石等20余种 。生物资源截止2013年,泽库县主要珍贵禽兽有苏门羚、旱獭、水獭、猞猁、麝、雪鸡、兀鹫、秃鹫、金雕等 。野生植物约200余种,主要有冬虫夏草、佛手参、雪莲、大黄、贝母、秦艽、茵陈、远志、马勃、蕨麻、蘑菇等 。人口民族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5.39万人,其中非农产业人口占5.8%,有汉、藏、蒙、回、撒拉、土等多个民族,人口主要以藏族为主,藏族占全县总人口的97.32% 。经济综述2005年,泽库县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1亿元,完成计画的131.3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95亿元,第二产业完成0.18亿元,第三产业完成0.68亿元,分别完成计画的139.9%、69.66%和68.14% 。第一产业2013年,泽库县共产各类仔畜44.11万头,成活41.59万头,成活率为94.29%,繁活率为82.27%;全县各类牲畜存栏80.34万头,牲畜总增40.54万头,总增率为49.72%,同比2012年增长8.56%;各类牲畜出栏48.2万头,出栏率为59.11%,同比2012年增长19.87%;各类牲畜商品数为41.99万头,商品率为51.5%,同比2012年增长14.11% 。第二产业2005年,泽库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05万元,完成计画的115.45%,同比2004年增长15.16% 。全年共实施项目37项,总投资达7051万元 。第三产业2005年,泽库县全年完成一般性财政收入181万元,完成任务的105.5%,同比2004年增长46%,财政支出8738万元,同比2004年增长13.44%;累计徵收地方税收181万元,徵收国家税收29.42万元 。银行存款净增718万元,回收不良贷款79万元;信用社各类贷款达到600万元,不良贷款率下降36万元 。交通2012年,泽库县落实实施交通建设项目8项,计画总投资1442.93万元,3条通村砂路完成计画投资572.81万元,3座配套桥樑、1座独立桥樑、至南八滩国检项目全部完成,落实08年油路材料297.65万元 。社会事业教育事业2014年,泽库县教师编制达842个、实有教师765名,其中藏族教师654名,泽库籍的藏族教师272名 。各基层学校设立中心幼稚园15所 。实施“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农牧区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涉及全县27所中国小,惠及12248名中小学生,落实营养餐补助经费450万元,义务教育保障经费2756.1万元,异地奖补和“1+9+3”教育经费补偿机制908.59万元 。六是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2013年,全县高考上线率87.8%,六年级升国中升学率100% 。医疗卫生2007年,泽库县乡镇医疗机构配备8辆流动卫生服务车,对5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造,新建了5个村卫生室,全县医疗机构总计门诊人次为3.2万余人次,收治住院患者956人次 。2008年,泽库县共筹集新型合作医疗基金578.76万元,累计支出475万元,资金使用率为82.07% 。同时,通过努力全面完成了2009年度参合金收缴工作,参合率达到100%,参合人数为56624人 。基础设施2014年,泽库县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光伏电源和游牧民定居点、城镇保障性安居小区用电保障工程,解决4000户、1.9万人的用电问题 。实施县城22个区块涉及2469户8.98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年内争取对老政府片区560户5.55万平方米棚户区启动改造 。实施“户户通”2000户、“村村通”1500户,争取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1%、85% 。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天葬泽库地区对夭折的婴儿採用水葬外,基本上都採用天葬 。是日黎明之时,人们就将尸体抬到固定的天葬台上,先由亲人们煨桑祭祀,然后由专门从事天葬的人将尸体剖开分解,供秃鹫食用 。在袅袅的桑烟里,闻到味道的秃鹫就会从四面八方飞来 。所有家人并不悲伤,而是希望此刻尸体能够被吃得乾乾净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