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麵食 烧饼( 三 )


中国传统麵食 烧饼

文章插图
湖沟烧饼吃法 而吃“湖沟烧饼”要配合地道的油茶才更有味道 。当然油茶不是茶,没有茶叶 。它是湖沟的另一种着名小吃,用麵筋、千张、花生、黑芝麻、和其他各种配料烧制而成的一种汤水 。麵筋要用麵粉在反覆捏搓而成,拳头大小的一块麵筋大概要用几十盆水,揉搓一个多小时才行,千张要碎而粘,花生要香而不焦,芝麻要黑 。以前小的时候,每次赶集总要缠着大人喝上几碗,油茶在湖沟和烧饼一样只有早上才会有 。不过也许是觉得在露天的街头喝这种东西太不卫生了,所以每次去的时候每次光顾的人都再逐渐减少,但是很多本地孩子和老湖沟一如既往的早上品油茶 。虽然如此,这种美味的油茶还是涨到了一元钱一碗 。如果再配上一块钱两个的烧饼或者油盍子,那就确实太好了 。参考资料:百度图片搜寻-湖沟烧饼传承说起湖沟烧饼,人们不能不想到烧饼的传人——黄开年老师傅 。老黄是湖沟街上人,年幼家贫,靠卖烧饼为生,其父黄景月擅长烧饼手艺 。老黄十多岁时,就和其二弟黄开体在集上卖烧饼,因家境贫苦,大雪天仍赤脚沿街叫卖 。父亲去世后,黄开年继承父业,製作烧饼出卖 。由于他刻苦钻研,技术日益精巧,生意越做越好 。1955年,黄开年参加合作商店,专门製做烧饼供应市场 。黄开年因故回家,生活无着落,只好重操旧业,并收徒传艺 。1982年,固镇县委食堂调他去专做烧饼,数月后便辞工回家 。老黄先后收徒五人,固镇、宿县、湖沟等地经营烧饼,因技术较高,生意十分兴旺 。晚年黄开年孤单一人,无儿无女,境况很是艰辛 。1986年6月,黄开年因病去世,终年68岁 。黄开年老师傅与世长辞了,但他却把精巧的技艺流传下来,成为湖沟地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口味1980年5月,安徽省委书记王光宇、秘书长袁振等同志到湖沟视察,品尝之后,讚不绝口 。1983年淮北矿务局芦岭矿开矿艺术家彭丽媛前来演出转为托人到湖沟购买烧饼,1984年夏天,《蚌埠日报》、《安徽日报》先后载文介绍,湖沟烧饼因而名声大振,远近皆知,被誉为膳食珍品 。凡到湖沟之人,无不争相购买,尝之为快 。现周边区县以及北京深圳均有湖沟烧饼店 。鲁南地区烧饼鲁南地区,尤其是滕州市以及周边县市的烧饼,是一种採用独特工艺製作的烧饼 。首先是製作工具非常特别,製作鲁南地区的烧饼使用得是砖炉 。砖炉高2米以上,在砖炉的顶端和中间部分採用两块圆形厚铁板,两块厚铁板中间是空的,上下之间的距离在50CM左右 。下方厚铁板的下面便是炉膛,使用木炭或者无烟煤加热下方厚铁板,用下方厚铁板的温度使其上方空间均匀受热 。其次,製作烧饼的原料只有小麦粉和水,在做烧饼之前先把面和好,和做馒头的程式相同,然后把一块拳头大小的麵团放在表面光滑的圆盘上,用手掌来回按压,使其厚度适中,大小适中 。然后,把只做好的麵饼(直径约30CM)放到专用的扫帚(使用脱粒后的高粱穗製成)上,再把麵饼使劲贴到上方的厚铁板上 。正常情况下,三分钟以后,一个又薄又圆的烧饼就製成了 。鲁南地区烧饼,製作简单,但是味道很棒 。不仅保留的小麦的澱粉甜味,而且非常有嚼劲,适合在农忙时节 。老百姓一次做十几个或者几十个烧饼,可以吃好几顿 。掉渣烧饼时下流行的“掉渣烧饼”,起源于武汉 。05年武汉土家族女大学生晏琳发明的一种抹馅烧饼 。是在土家族烧饼的基础上,利用了现代技术设备和经营理念,结合现代生活快节奏,讲究饮食营养健康的特点,用独特的发酵过程、全天然馅料创製的一个崭新品牌 。成为中国特色小吃大家族的一员新秀,它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改革开放的产物 。现正火暴北京、上海、武汉、长沙!!风靡全国!!掉渣烧饼是土家族特有的风味美食,口味浓香,外焦里软,採用纯正老面、新鲜猪肉及几十种天然佐料,将传统工艺和现代製作方法相结合精製而成,以油而不腻、入口柔和、鲜香可口、回味悠长而深受市场推崇和喜爱 。具有香辣浓郁、营养实惠、老少皆宜等特点,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卫生、方便、快捷、适合现代人生活节奏的需要,被美食界誉为中国式比萨,风靡武汉三镇 。现长沙、郑州也开始火爆登入,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地也正在迅猛上市,烧饼风暴,正在席捲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