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麵食 烧饼( 二 )


中国传统麵食 烧饼

文章插图
黄山“蟹壳黄“烧饼””豆馅烧饼是北京小吃中的常见品种,因以豆沙为馅而得名,在烤制过程中,因烧饼边上有自然开口,吐出豆馅,挂着烧饼边上,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种烧饼为“蛤蟆吐蜜” 。製作方法:先用白面加少量小苏打,用水和面成麵团,取麵团一块,搓长条,揪小剂,成饺子皮状,包上豆馅(一般豆馅重量要超过麵团重量,如17.5克的皮,要包进37克豆馅),将口捏紧按扁成烧饼,烧饼四周沾些水粘上麻仁,麻仁要密而匀,然后放入烤箱,因高温馅儿膨胀,从烧饼边自然开裂一个小口,吐出豆馅 。豆馅烧饼口感酥软、香甜 。千层烧饼1,首先要用温水和面,面要和的软一些.你可以拿一双筷子搅动乾麵粉,边搅边徐徐地加入水(这样和成的面才能比较鬆软),当搅得没有乾麵的时候再用手揉成软麵团,面和好后放在温暖处醒10分钟 。2,将醒后的麵团揉好,再擀成长方形薄片,再在长方形薄片上刷油,后捲起成长条下成二或三个剂子,把每个剂子由两头拧挤起来,用手按扁,擀成圆型饼丕 。3,平底锅放油烧热,后放入一饼丕(注意一定要用中火,慢慢烙制),待到一面鼓起后翻面刷油,再烙另一面,待两面都刷油饼烙制金黄色时即可出锅 。4,锅放油,依次烙制另外的饼丕 。特点:酥脆好吃,层次分明 。烧饼的热量:烧饼的热量大约是230-250千卡,其中约25%的热量来自于脂肪湖沟烧饼关于湖沟烧饼的传说楚汉传说: 当年陈胜吴广起义占领大泽乡,临近的农民听到这个讯息,都拿出粮食来慰劳他们.送来烧饼的大婶,因为紧张,烧饼未完全送到骑马将士的手中,掉落在地上,摔成好几块 。于是这烧饼还有另一名字'马蹄酥' 。虽然是乡野间的普通的饼子,但做法却很考究 。用当地雨水充沛收下来的小麦,头磨出来最精细的麵粉,为得是做出来的面有弹性,色好 。将麵粉和成软硬适度的麵团,涂上油放置一钟头待用 。选用上好的驴油,加葱花,盐花,拌成辅料 。驴油可增加饼子的酥性 。猪油和驴油近似,后来因稀少驴油被猪油代替,将小麵团擀成椭圆行,卷上猪油膏后,擀成椭圆,撒上当地产的白芝麻,贴在特製的本地特地烧制的烤炉,2分钟就可以新鲜出炉了 。这饼子外酥内软,层数很多,技术好的师傅能做出30多层 。对着阳光看都是透亮的 。这样看,饼子完全是件艺术品了 。好看味道也好 。咬一口,满口留香,配上我们当地的大碗湖沟油茶,才算真正到了湖沟 。黄粱美梦传说: 据说很久以前,有个大户人家的女儿生了一种怪病,突然有一天厌起食来,吃什幺都没有胃口,而且一见到饭菜就感到噁心 。看到日渐憔悴的女儿,财主心急如焚,于是就贴出告示,说谁要能只好他女儿的病,他愿意给20两银子 。结果来了很多医生,都没有只好 。于是他只好再四处张贴告示,并把酬金从20两增加到50两、100两,最后一直到一半家产,还是没能只好 。后来来了一个放牛的穷小伙,愿意一试,条件是他要娶这个大小姐为妻,因为他对小姐仰慕以久,而且还没有妻子 。开始的时候财主自然不会答应,直到几天后女儿一次又一次晕倒,他才狠下心来,答应了这一的要求 。于是这个青年就做了很多这样的烧饼,治好了小姐的病,并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手艺获得了小姐的芳心 。后来财主反悔了,这个青年就和小姐私奔出来,逃到了湖沟,世世代代做起烧饼的生意来 。而且随着生意的不断做大,过年过节的时候,他们总是会在做烧饼的闲暇,顺便做些其他的汤麵来接济穷人,这就是以后闻名遐迩的湖沟烧饼和湖沟油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