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气候区的独特生态系统 热带雨林( 五 )


热带气候区的独特生态系统 热带雨林

文章插图
热带雨林2、在此水热条件适宜的环境中,争夺光照和生存空间的竞争异常强烈 。据在西非雨林观测,林冠顶部(46米处)全光照为10万Lux,树冠内(33米处)降到2.5万Lux,而在1米高处只有800Lux,即仅有1%到此 。乔木高度存在很大差别 。上层乔木树冠近圆形,连线稍密,约高20~30米,最下层乔木树冠呈锥形,常是最密集的一层 。林下的灌木不多,叶常簇生于树梢,草本稀疏而具有大型薄软叶片,也有些营腐生生活(如东南亚的大花草叶退化而花径1米) 。3、藤本和附生植物的特别繁盛,是特殊的争夺空间的适应方式,对森林结构影响甚大 。大型木质藤本藉助乔木支持登上树顶才开花,最长可达240米,失去支持的扁粗藤条悬在地上 。附生植物除蕨类与苔藓外,更有许多有花植物(甚至具木质茎),依照所生部位的光照和水分(湿度)条件差异而分化为喜光与耐荫、旱生到湿生种种生态类型 。绞杀植物又称毁坏植物更是雨林典型的也是特有的类型 。它最初附生于乔木茎上,然后勒死后者再用长出的根独立生活,因此在一株树上有时可见两种叶子 。4、动物种类在此同样丰富多样 。生活于上层树冠的哺乳动物比例很大,如长臂猿、黑猩猩等在树冠与地面间搜寻食物,较大型哺乳动物如象、鹿、狮、豹等以叶子、落果或动物为食 。地下穴居动物以蚁类最多,为清除枯落物起很大作用 。巴拿马运河区在16平方公里竟发现2万种昆虫,而雨林中鸟类和蝙蝠不仅捕食昆虫,还与茎花传粉、附生植物传播等密切有关 。但如今仍有许多动物和植物没有被人认识,更说不上了解其性能和用途 。完全可以确认的是,热带雨林是全球生物基因最丰富的宝库,已被利用的仅仅占非常微小的比例,例如巴西橡胶树、桃花心木、可可树等 。开发状况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和物质流的速率都很高,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生产力最高的类型 。这里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如三叶橡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橡胶植物,可可、金鸡纳等是非常珍贵的经济植物 。此外,还有众多物种的经济价值有待开发 。热带雨林的土地资源丰富 。很多跨国企业都在热带雨林买地,砍伐烧毁后,用作牧牛埸,以提供牛肉给美国等牛肉需求量极大的国家 。而巴西等热带雨林国家为偿还外债,在热带雨林兴建大农场,种植经济作物,如甘庶,棕榈等,出口外国 。热带雨林并不适合人口居住,人类很难在热带雨林寻到食物 。耕种人类利用的食物和香料咖啡、朱古力、香蕉、芒果、番木瓜、鲕梨和甘蔗等所有在种植园的食物,最初来自热带雨林,且仍然在增长中 。在1970年代,中美洲咖啡出口总值30亿美元 。许多用于防止损伤的基因变异造成的昆虫,也可从雨林中获得 。热带森林供应了250种类的果子 。在纽几内亚的树林中,251棵种有可食用的生果中,只有43棵在1985年种植的 。产自热带雨林的朱古力是来自可长出50~60颗种子的可可树,该些树是由一种名为midge的小苍蝇传播花粉的 。医药和生化资源热带雨林也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药房,原因是大量天然成药均能在热带雨林中找到 。例如,热带雨林拥有古柯硷、刺激剂、荷尔蒙避孕法和镇静剂类药物的基本成分 。另外,箭毒(麻痹药的一种)和奎宁(医治疟疾的一种药物,提炼自金鸡纳树) 也可在热带雨林中找到 。旅游业1999年,热带雨林最大的经济价值之一便是旅游业 。人们从世界各地到热带雨林体验最直接的感受 。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是一种最有希望保存热带雨林的方式 。出自动物的产物热带雨林亦提供了为数不少来自动物的产物,例如蜜糖、野味肉类、及相关连的战利品,如象牙和皮革等 。如今,全球仅有森林不足3亿公顷 。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 。世界热带雨林的面积也在剧减,1999年仍以每分钟20公顷的速度消失 。照此速度,2030年世界将无热带雨林 。人类大量砍伐热带雨林很大部分原因是为了创造经济收入 。另一方面是乾旱,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雨林乾旱愈演愈烈 。在2005年,就有科学家称,这是有史以来最严峻的、範围最大的乾旱 。他们当时认为,如果这种乾旱持续的话,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雨林,这个地球上最主要的二氧化碳吸收地将处于危险边缘 。生物资源热带雨林蕴育着丰富的生物资源,但世界上热带雨林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热带地区高温多雨,有机物质分解快,物质循环强烈 。热带雨林中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如三叶橡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橡胶植物,可可、金鸡纳等是非常珍贵热带雨林的经济植物,还有众多物种的经济价值有待开发 。开垦后可种植巴西橡胶、油棕、咖啡、剑麻等热带作物 。但应注意的是,在高温多雨条件下,有机物质分解快,物质循环强烈,而且生物种群大多是K-对策,这样,一旦植被破坏后,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导致环境退化,而且在短时间内不易恢复 。因此热带雨林的保护是当前全世界关心的重大问题,它对全球的生态效应都有重大影响,例如对大气中和浓度平衡的维持具有重大意义 。热带雨林在最适状况下每公顷的总植物量为350——450吨,年总生产量每公顷120——150吨,但有75%左右的有机产品当年被自身吸收消耗掉 。其植物量(主要是木材)占陆地总植物量40%,净生产量则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雨林下土壤因风化淋溶强烈,肥力不高,植物直接从林下凋落物层藉助于真菌获得营养成分,同时每天以每平方米4.5——12.6克乾物质的速度补充落叶数量 。因此,热带雨林是依靠迅速的营养物质生物循环维持自身庞大的生物量和很高的生产力 。中国雨林位于热带边缘,受热带季风气候限制,仅在局部湿润环境(如沟谷、山地)有小片分布,并呈现出季节性特徵 。优势种类以具有龙脑香科的种类为标誌,并由桑科、大戟科、桃金孃科、梧桐科及棕榈科等的种类组成 。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基因库,也是碳素生物循环转化和储存的巨大活动库 。它的盛衰消长不仅是地表自然环境变迁的反映,而且直接影响全球环境、特别是人类生存条件 。雨林的保护已成为当前最紧迫的生态问题之一 。其它雨林除了热带雨林,还有亚热带雨林,分布在南、北纬10度之间的迎风海岸 。该处有雨季和乾季之分,有温度和日照的季节变化 。亚热带雨林的树木密度和树种均较热带雨林稍少 。其他雨林类型还有:季雨林、红树雨林、温带雨林等 。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是人类乃至整个生物界生存活动所不可缺少重要条件,如果它不复存在,地球的环境气候都将产生重大的变化而那样的变化将无疑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1999年,全世界都在为保护热带雨林而努力,中国雨林的面积虽不大,但人们同样可以为保护雨林而有所作为,比如,人们为保护雨林而大声疾呼,比如,人们拒绝购买和使用以热带雨林中资源製造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