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县南街小学,蒲城有多少学校?( 四 )


第三,族谱上有关帖木花儿的各类战事资料与帖木儿不花作战史实的地址和国破后的下落相符等等 。
最后,匡教授认为,在《元史》中记录的二十多个帖木尔不花或铁木儿不花中,淮王帖木儿不花的事迹与传说中的司脱王、帖木花儿相似,从而推测:司脱王、帖木花儿即淮王帖木儿不花,有关司脱王和帖木花儿的传说应是帖木儿不花事迹的讹传和延伸 。按此推测,镇平县这两支蒙古族应该是同源同流 。
三、笔者的看法与补充调查
(一)晁陂镇王姓蒙古族源流
晁陂镇位于镇平县城之西,为河南省蒙古族主要聚居地之一 。至2004年12月31日止,全镇共48 435人,其中蒙古族12 481人,占全镇人口的25.77%;以其街北村为例,街北一村共2 262人,其中蒙古族1 429人,占全村总人口的63.17%;街北二村共1 693人,其中蒙古族793人,占全村总人口46.84% 。
1.晁陂镇王姓蒙古族族人的说法
王元常,男,81 岁,晁陂供销社退休职工,自称成吉思汗第19 世孙,元字派(辈)这位81 岁的蒙古族老人对笔者说:“我是元顺帝第19 代孙,元顺帝兵败出逃,他的第4 个儿子帖木花儿经过河南,留在了晁陂,然后隐姓埋名与汉族同风同俗 。”
王建林,66岁,男,退休厂长,蒙古族,兆字辈 。他说:“我们晁陂蒙古族是元顺帝后裔,与王岗砚台的蒙族不是一支 。砚台的是司脱王(音译)的后代,也是保元朝的 。司脱王是元顺帝爷爷的第三个兄弟 。我们是君臣关系 。宗派四十字从第19 世元字辈起字是后来重新排的 。”
作者在晁陂镇走访了街南村与街北村总计20 人,他们对其族源的看法虽然口径有细微之差,但却大体一致 。均认为自己是元顺帝的第四个儿子帖木花儿的后代,并且都表示出了对祖祭的地方---王氏祠堂的认同 。
2.族谱和祠堂碑的记录
《镇平蒙族(王氏)族谱》修于1943年,系引墓碑所述 。墓碑是自元末明初王氏先祖来到晁陂镇隐姓埋名,后清康熙年间重新对外恢复族籍时所立,于咸丰六年(1856年)重刻 。族谱记录:“顺帝之四子帖木花儿由濮阳兵败新乡渡河留居晁陂为我元室支族南迁之始祖以王为氏维列在编泯亦隐自高异也历明及清五百余年 。”族谱记载与晁陂蒙古族族人的回答基本一致,认为其先祖为元皇室后裔元顺帝四子帖木花儿 。族谱还记载了后世子孙散居地址一览表,其后人除分布镇平县外,在河南省内传至内乡、新野、邓县等地,在河南省外传至甘肃城县、陕西蒲城、安徽霍邱、湖北郧阳及广东和浙江等地 。其中陕西一支证实了网上所提陕西蒲城王氏确为六世王辂之后 。祠堂碑一则记录了族源:“晁陂王姓蒙古族始祖帖木儿不花,系元世祖忽必烈第九子,镇南王脱欢之弟四子……几经辗转隐居晁陂……子孙繁衍昌盛,距今六百二十年 。”碑二抄录原族谱 。碑三书宗派四十字,与村民所背相同 。碑四为蒙古族发源简介等 。
此四碑所立时间为1996年2月8日 。祠堂碑记与族谱中所记录除始祖名字不同外其余基本一致 。对于祠堂碑记载的始祖和族谱所记不同,笔者认为,晁陂王氏祠堂为1996年2月8日重建,匡教授的学术研究在1984年已有成果,想必是晁陂王氏后人采纳了匡教授的结论 。
3.笔者的看法
结合前人的分析和史料,笔者认为晁陂镇王氏蒙古族的先祖可能是帖木尔不花,而不是民间传说中的顺帝四子帖木花儿,认同匡裕彻教授对于帖木花儿实为帖木儿不花的推测 。笔者遍查《元史》都没有帖木花儿其人,元顺帝根本没有叫帖木花儿的第四子,史料记载元顺帝只有以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为首的三个儿子,帖木花儿可能是后来汉族的文人写作时不了解元姓而造成的误传,这也只是推测 。但是,对于镇平蒙古族源流问题,笔者认为,匡教授将镇平蒙古族的始祖统一为是淮王帖木尔不花值得商榷 。首先,镇平蒙古族不只晁陂一支,如前文所述,该县蒙古族是由两支组成,一支是晁陂王氏蒙古族,另一支是王岗砚台王氏蒙古族 。其次,镇平蒙古族族人均认为晁陂蒙古族与砚台蒙古族不是一支 。晁陂的王建林说:“我们与王岗砚台的蒙古族不是一支 。砚台的是司脱王(音译)的后代,晁陂和砚台的先祖是君臣关系 。”此外,这两支蒙古族分别有各自的族谱、宗派,详细记载了其先祖的来历,我们姑且不论族谱记录是否确凿,但是它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证实晁陂和王岗砚台两支蒙古族同源异流 。所以,不能以淮王帖木儿不花一人来代传说中的司脱王和帖木花儿 。因此,我们要探寻镇平蒙古族的源流,只对帖木花儿很可能是帖木儿不花做分析和推测是不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