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县南街小学,蒲城有多少学校?( 三 )


蒲城县永丰曲里小学 蒲城县永丰石马小学 蒲城县永丰温汤小学
蒲城县永丰杨沟小学 蒲城县原仁程家小学 蒲城县原仁范家小学
蒲城县原仁许家庄小学 蒲城县钤饵晋城小学 蒲城县钤饵五更中心小学
羌白镇苗苗小学 羌白镇羌东小学 羌白镇羌西小学
陕西省华山司法学校 韦林镇坝二小学 韦林镇东池小学
韦林镇东里小学 韦林镇耿元小学 韦林镇马坊小学
韦林镇沙底乡中心小学 韦林镇田元小学 韦林镇王谦小学
韦林镇西池小学 韦林镇西寨中心小学 韦林镇兴旺小学
渭南南塘小学 渭南市北塘小学 西庆屯小学
西铁分局渭南铁路小学 宣化小学 学门前小学
潼关县南营小学 潼关县太要小学 澄城县城关第1小学
澄城县城关第2小学 东屯小学 东贾小学
甘村中心小学 张东小学
谁能介绍一下河南镇平蒙古族人的渊源

蒲城县南街小学,蒲城有多少学校?

文章插图
杨艳 中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一、研究的缘起
在东方网、大洋网等多家网站笔者读到同样的一则消息:一本由成吉思汗17世后人编写的成吉思汗后裔族谱,日前在陕西蒲城县孙镇潘庄村被发现 。这本族谱厚约 8厘米,共有287页,全部由宣纸制成 。据史料记载,元太祖成吉思汗本姓孛耳只斤氏,其后裔为何姓王,又怎么落户蒲城的?从这本族谱中我们可知一二 。
这本族谱在民国年间曾被修订,中间记录了21代数以千计的族人的姓名,上溯元末“朱元璋起自濠江泗,扫荡群雄……顺帝之四子帖木花儿由濮阳兵败新乡渡河留居晁陂”的“始祖以王为氏,历明及清”至民国六百余年的铁木真后裔的动荡变迁 。
族谱的持有者王继灵对采访人员说,他的曾祖母张氏携祖父王凤成随部分家族成员是由河南省镇平县入陕于蒲城孙镇潘庄定居的 。
据悉,河南镇平这支自称元朝后裔的王姓蒙古族分布极广,其后人散布至福建厦门、陕西蒲城及广东、浙江等地,陕西蒲城县孙镇潘庄的“王”族就已繁衍成30户一百二十多口人的大家族 。那么,镇平县的蒙古族是否是王室后裔呢?如果是,是哪一支王室后裔?是元顺帝的直系后裔还是其他王室贵族的后裔?
于是,作者以此则消息为线索,本着沥清事实的目的,查阅了大量前人的调查资料,并且亲自走访了这支蒙古族的发源地河南省镇平县,发现对晁陂王姓和砚台王姓蒙古族源流进行考证是探讨镇平县蒙古族源流的关键 。镇平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西北侧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镇平县有14个少数民族,绝大多数为蒙古族和回族,分别占全县总人口的2.82%、1.94% 。镇平县蒙古族主要聚居于晁陂镇街南街北村和王岗乡砚台村,两地蒙古族人口共计14 676人,占全县蒙古族总人口的63.78%,其余散居县城各地的蒙古族也主要源于晁陂王姓和砚台王姓 。
二、专家的推测与结论
自20 世纪80年代至今,对河南省蒙古族做过详细调查并写有论著的主要有中南民族大学的匡裕彻教授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任崇岳教授 。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民间传说中镇平蒙古族源流的两个说法:晁陂镇传说的先祖元顺帝四子帖木花儿和王岗砚台乡传说的先祖司脱王,他们结合元史进行了几点合理的分析 。
首先,镇平县蒙古族先祖可能不是元顺帝妥欢帖木儿的第四个儿子帖木花儿,而是忽必烈第九子脱欢的第四子帖木儿不花,很有可能因为“妥欢”与“脱欢”谐音又同是第四子而致讹 。
其次,民间传说中的帖木花儿和司脱王为一人,可能是历史上的淮王帖木儿不花 。司脱王被封为平南王,而帖木儿不花曾袭封镇南王,元代是没有平南王封号的,或误以为镇南王即平南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