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宁夏段最大支流 清水河


黄河宁夏段最大支流 清水河

文章插图
清水河(黄河宁夏段最大支流)【黄河宁夏段最大支流 清水河】清水河,黄河支流 。古代称西洛水、高平川水、蔚茹水,发源于六盘山东麓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境内的黑刺沟脑,向北流经固原、海原、同心、中宁等县,在中卫的泉眼山西侧注入黄河,长303公里,流域面积8499.6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65亿立方米 。清水河是宁夏境内流入黄河最大、最长的支流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清水河
所属水系:黄河一级支流
地理位置:宁夏中部
流经地区:原州区、海原、同心、中宁三县
发源地: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黑刺沟脑
主要支流:冬至河、中河、苋麻河
河长:320公里
河流面积:14481平方公里
河口:中卫县泉眼山西侧
干流概况清水河,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黑刺沟脑,从原州区北端七营镇盘河村出境,主河道在沈家河水库以上比较顺直,沈家河水库以下蛇曲蜿转,穿海原、同心、中宁三县入黄河,属黄河一级支流,全长320公里,总流域面积14481平方公里,原州区境内长135公里,流域面积4920平方公里 。清水河较大支流有3条,分别为:冬至河、中河、苋麻河 。清水河西侧支流洪水多、洪量大,主要来自冬至河、中河、苋麻河等支流 。东部属黄土丘陵区,支流多而洪量小,主要有毛家沟、杨达子沟、大红沟、石景河等 。清水河原州区段总的暴雨特点是上游大,下游小,上游即沈家河水库以上,地形平缓,地势低洼,河床高,有5条支沟汇聚,且上游多发暴雨,洪灾较重,城区段防洪标準低,水患严重 。列入本次规划的支流有冬至河、中河、杨达沟及石景河4条分支,而清水河主流不列入本次规划範围 。,流经同心县境内约74公里,同心县城傍河而建 。
黄河宁夏段最大支流 清水河

文章插图

黄河宁夏段最大支流 清水河

文章插图

黄河宁夏段最大支流 清水河

文章插图
主要支流左岸支流有东至河、中河、苋麻河、西河、金鸡儿沟、长沙河6条;右岸有双井子沟、折死沟2条 。冬至河,发源于硝口沟上游中河乡大路沟,向北至头营镇马家洼处入清水河,属清水河一级支流,干流全长45.1公里,支流比较大的共有5条,分别为:大营河、中水河、曹河、沙河子、上店子河,流域面积500多平方公里,建有冬至河、上店子、海子峡、潘家庄、曹河、蒋口等中小型水库6座,已有2座中小型水库实施了除险加固改造,近年来,累计投资达3000多万元,对叠叠沟林场植被进行恢复,对上、中游进行坡改梯田、退耕还林(草)建设,极大减少了水土流失,但河岸两边村庄、集镇、农田多,遇超标準洪水时,过流不畅,出现岸坡坍塌等现象,蚕食耕地,威胁两岸民众 。中河,又称寺口子河,发源于西吉县偏城乡柳沟,海原县李俊乡境内,由西向东出寺口子沟从黑城邓家河汇入清水河,全长85公里,流域面积1190平方公里,原州区境内长22.5公里,流域面积130平方公里,2002年对寺口子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库容为10515万立方米,调蓄量大,但寺口子水库下游河堤破坏严重,乱开乱采现象普遍存在,部分河床、河堤已毁,治理投入小,只能依赖于寺口子水库调洪 。杨达子沟,位于头营镇,是清水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头营镇杨河村硷滩上游,东南走向,汇入二营水库入清水河,流域面积205平方公里,沟道长26.3公里,流域内植被稀少,属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 。2007年3月开始对杨达沟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本次加高6.4m,最大坝高48.4m,共投资587.2万元,杨达子沟上下游危及村庄及耕地 。石景河,流域面积963平方公里,主沟发源于寨科乡中川村,沿途流经吕套、高台、南坪、石景、双井子沟在七营镇盘河村附近与清水河汇流,是清水河一级支流 。1987年在上游高台村修建峁头沟水库,1992年沖跨,2005年在南坪村修建张槽水库,2007-2008年在寨科乡教场、小教等处修建了水保坝系,流域内植被稀少,属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 。苋麻河,位于海原县东南部,流域面积688.00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9.97%,主要支流有撒台沟和郑旗河交汇苋麻河水库后入黄河一级支流—清水河 。该流域是全县水土资源条件相对较好,水资源开发利用较早的地区之一,也是海原县的粮油产区 。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先后建成了一批库井灌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对解决部分乾旱山区民众温饱问题起了决定性作用 。有郑旗、盖牌、吴湾、硷沟、南川、苋麻河共6座水库 。折死沟,属清水河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环县毛井乡刘家庙村,流入同心县马高庄乡境内,在阴洼村与田老庄乡的黑风沟汇合后,流经预旺镇、张家塬乡和王团镇,最后在王团镇冯川里村汇入清水河 。河流全长102.10km2,流域总面积1 860km2,其中:在同心县境内流域面积是1 417km2 。金鸡儿沟,流经宁夏中卫沙坡头区,甘肃靖远县,宁夏中宁县、同心县,河长115公里,流域面积1125平方公里 。水库苋麻河水库,位于黑城镇西北约5公里的兰家万嘴苋麻河下游,中型水库 。控制流域面积68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170万立方米 。水库于1959年8月建成,1966年、1973年加高3.7米,总库容5570万立方米,死库容400万立方米,11998年已经淤积库容450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070万立方米,防洪能力不足50年一遇 。配套乾渠为“五一”渠,全长20公里,原规划灌溉固原、海原两县区川地万亩,1990年以后每年只灌溉固原黑城镇耕地0.2万亩 。沈家河水库,于1959年10月建成,是清水河上游的一座中型水库,坝址位于固原城市以北10km的头营镇瀋河村 。水库上游流域面积313km2,流域属半乾旱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70mm,水库以上平均径流深67mm,全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100万m3,75%年径流量1176万m3,由于水库运行多年,淤积严重,被列为除险加固改造工程之列,2005年沈家河水库除险加固改造工程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坝高30m,坝顶长1550m,坝顶宽6m,总库容4640万m3(其中现状年淤积库容2255万m3),设计淤积库容823万m3,兴利库容740万m3,防洪库容931万m3,最大蓄水库容1562万m3 。长山头水库,位于中宁县城西南20公里处的长山头峡谷入口处,是清水河流域七座中型水库中的最后一座,1959年开工,1960年8月1日竣工,故又称其为“八一水库” 。长山头水库主坝溢流段高23米,长62.5米,宽2.05米 。主坝顶面高程1261米,非溢流段顶面高程1265.5米,河底海拔1238米,并建高12米,长585米,宽34.5米的副坝和高1.6米,长25米,宽1米的输水洞 。底面海拔1256米,建9.45米高、10米宽的取水塔和2.5米高、2米宽的泄洪洞 。总库容5700万立方米,加大库容1000万立方米,最大洪水位1264.2米,输、泄洪量20.4立方米/秒,总投资183.74万元 。主坝建成后,由于水质含盐量高,不适宜灌溉,水库改为拦泥库 。长山头水库建成以后,泥沙淤积严重,1965年,溢流坝加高1.5米 。1972年又加高2.7米,同时培厚背水面1.6米 。1980年,为配合固海扬黄过坝渡槽工程,加高了0.9米 。至1985年,溢流坝已加高到31.6米,滞洪总库容达到305亿立方米 。灌溉沈家河水库灌区分布在固原城北部头营镇境内,清水河两岸的河谷平原地带,地理位置为东径106°15′~106°17′,北纬36°04′~36°08′ 。该灌区地势较平坦,土地资源丰富,土层深厚且肥力强,适宜发展灌溉农业,是原州区主要的粮油生产及蔬菜供应基地 。沈家河水库灌区始建于1960年,灌区原设计灌溉面积4万亩,由于灌区配套不完善,历年最大灌溉面积约3.3万亩 。灌区涉及头营镇7个行政村44自然村的农田灌溉,受益人口1.73万人 。沈家河水库是清水河上游的一座中型水库,坝址位于固原城市以北10km的头营镇瀋河村,2005年沈家河水库除险加固改造工程建成后,水库总库容4640万m3,根据水库近年来水文系列(属于偏枯年)实际年来水量,测算水库75%保证率年来水量665.62万m3,除去蒸发渗漏损失后用于灌溉的水量532.5万m3 。现状灌区有总乾渠、东西两条干渠,长分别为0.226km,14.274km和9.68km,1条西高支渠长4 km,81条斗渠及3条农渠,总长77.90km,乾渠全部衬砌,衬砌支斗渠共31条,长27.06km,斗渠间距大,200-800m,整个灌区渠道衬砌长50.56km,渠道总长106.08km,防渗衬砌率为47.66%,渠系建筑物完好率约30%,渠系水利用率约53%,灌溉水利用率约45% 。灌区现有灌溉机井83眼,除二营设施农业配套3眼机井外,其余机井几乎全部为土渠输水,自流灌溉,灌溉水利用率低,不到60% 。现状灌区基本井渠结合灌溉,目前实灌面积约1.5万亩,还有约1.8万亩可灌溉面积无法灌溉,灌区效益低下,极大制约着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灌区工程现状:沈家河水库灌区由东西两条干渠控制灌溉,在西乾渠设有西高支渠1条,共有斗渠83条,农渠3条 。灌区总乾渠(接水库输水洞)渠道比降1/1200,长 <br/> 0.226km,水库除险加固前由于兼顾泄洪任务,设计最大泄洪流量40m3/s 。总乾渠泄洪节制闸后接东乾渠,梯形断面,东乾渠总长14.5km,渠道比降1/800,原设计流量3m3/s,由于属傍山渠道,按最大洪水入渠流量设计断面,东乾渠全部衬砌,除2004年配套的最末端1.32km渠道完好,其余13.18km中80%渠道老化,部分坍塌损坏,造成渠道淤积,杂草丛生 。东乾渠共设有斗渠46条,总长44.89km,其中已衬砌19.21km,严重损坏长度2.8km,其余均为土渠,渠道比降1/400~1/500,流量0.3m3/s,衬砌斗渠横断面大部分为梯形;西乾渠从河道所建拦河坝取水(灌溉期从总乾渠泄水闸分水灌溉),长9.68km,梯形断面,渠道比降1/800,原设计流量1.5m3/s,全部衬砌,除2005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配套的马园设施农业区北部0.68km乾渠相对较好,其余的渠道老化损害严重,西乾渠设斗渠32条,渠道比降1/400~1/800,流量0.3m3/s,西乾渠设西高支渠1条,渠道比降1/800,流量0.5m3/s,长4km,其中衬砌1km,衬砌渠道老化损害严重,基本报废,其余均为土渠,土渠中一部分淤积严重,杂草丛生,一部分被沖为深沟,坡面坍塌不整 。西高支渠设斗渠6条,其中2条被马园设施农业占用 。西乾渠共设斗渠38条(包括西高支渠6条),总长32.57km,其中已衬砌6.85km,严重损坏长度3.38km 。整个渠系现状建筑物894座,建筑物完好率30%左右 。灌区运行近50年,期间经过3次维修配套,1989年配套东乾渠17条斗渠,长16.85km,2004年二营村节水改造工程维修二营村内乾渠1.32km,维修东乾渠末端3条斗渠1.7km,2005年头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配套西乾渠末端乾渠0.68km,配套斗渠5条,长5.2km,其中2条斗渠和1条分斗渠被二营设施农业区占用报废,其余2条渠道完好,2008年库区移民项目马园村配套斗渠8条(东乾1-7斗渠及1条分斗渠),共9.74km,配套大小建筑物391座 。由于资金有限,维修只限于部分严重损坏渠道及局部小範围修缮,现状乾渠除近几年维修的1.32km东乾渠及 <br/> 0.68km西乾渠共2km渠道完好,其余渠道几乎全部老化,部分坍塌损坏,1条西高支渠总长4km,大部分为土渠,衬砌渠道损坏严重,基本报废 。现状灌区有东西两条干渠,长分别为14.5km和9.68km,1条西高支渠长4km,81条斗渠(东乾渠46条、西乾渠30条,不包括2条被二营设施农业占用报废斗渠,西高支渠斗渠5条)及3条农渠(属西乾十九斗渠)总长82.99km,乾渠全部衬砌,衬砌支斗渠共31条,27.06km,整个灌区渠道衬砌长50.56km,渠道总长107.17km,防渗衬砌率为47.66%,渠系建筑物完好率约30%,渠系水利用率约53%,灌溉水利用率约45% 。现状库灌区整体防渗衬砌率低,不到50%,灌溉水利用率不到45% 。<br/> 灌区现有机井80眼,单井出水量大部分为50m3/h,有4眼机井出水量为30m3/h,4眼机井出水量为80m3/h,其余72眼机井出水量均为50m3/h 。现状机井全部为土渠输水,自流灌溉,灌溉水利用率低,不到60% 。<br/> 现状灌区基本井渠结合灌溉,灌区原设计灌溉面积4万亩,历年最大灌溉面积3.3万亩,目前实灌面积约1.5万亩,还有约1.8万亩可灌溉面积无法灌溉,灌区效益低下 。流域概况清水河下游的中宁县,汉为眴卷县 。东汉始为羌、匈奴、羯、氐等族统治 。西魏后,曾设鸣沙、丰安、奉安、安乐州、东皋兰羁縻州、威州等州县 。鸣沙之称或为县,或为州一直存在到清初 。中间有西夏、元统治 。明封朱旃为庆王,鸣沙归王府卫队中护卫屯守 。建文元年(1399)设宁夏中卫 。清置渠宁巡检司,民国析中卫县东部划出胜金关、山河桥以东地区置中宁县,驻安宁堡,取中卫、安宁两地之首字命名 。是世界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原产地,着名的中国枸杞之乡和中国枸杞文化之乡 。常住人口34.85万人(其中回族占26.34%) 。201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62.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7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80元 。地理位置黄河上游支流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 。古代称西洛水、高平川水、蔚茹水,发源于六盘山东麓开城乡境内的黑刺沟脑,向北流经固原、海原、同心、中宁等县,在中卫的泉眼山西侧注入黄河,长303公里 。是宁夏境内流入黄河最大、最长的支流,在固原地区境内流程180公里(直线),流域面积8499.6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65亿立方米 。近些年来,由于污染和乾旱等原因,清水河已经开始变成一条臭水河,受整个气候的影响,流量不断减小 。表现出乾旱半乾旱河流的特点 。引申历史上,清水河两岸台地是土着人生息繁衍和耕牧的地方;也是北方少数民族相互融汇的地方;清水河谷地是古丝绸之路固原境内的一部分,也是萧关古道的的一部分;更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的主要通道 。古城遗址,是历代战争留在清水河两岸的缩影 。郦道元在他的《水经注》里将清水河的走向、汇入的小支流、流经的地方等写得非常清楚 。相传,西周时期,褒姒出生时被遗弃于清水河,被人救起 。后成为周幽王宠妃,直至王后,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