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何正确看待死亡,如何正确面对死亡

我怎么正确看待死亡??要用怎样的心态去接受那种永远离去…………

人如何正确看待死亡,如何正确面对死亡

文章插图
人固有一死,只是早晚的问题 。不过,你哥哥一时想不开而寻短见,确实可惜!青春年华呀!但逝者已矣,来者可追 。既然你哥哥已经永远的离去,你也就不必太过悲伤,而应该自己好好的生活下去 。你想,你哥哥那么关心你,而你却因为他的离去而悲痛万分,他也不会瞑目 。所以,你一定要好好生活,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毕竟,人死不能复生 。如果,你继续这样势必影响你的身体健康,你的家人肯定也会难过 。你要知道,不止你哥哥一人关心你,还有其他还健在的亲人和朋友也都很关心你 。所以你要改变你的心态,因为你还沉迷于以前你的哥哥对你的好但中,但那毕竟不存在了 。你应该就此打住,把它当做一份美好的回忆珍藏起来吧!好好生活,乐观积极点!有首歌唱得好“擦掉眼泪很容易,但却无法擦掉回忆…过去过不去都会过去…” 。你的悲情我很理解,因为我曾经也多次体验过失去挚爱至尊至亲之人之痛苦,但是一定要从其中走出来!希望你在今后的日子里,坚强、振作,好好生活!祝你快乐!
【如何正确对待死亡】
人如何正确看待死亡,如何正确面对死亡

文章插图
三界六道芸芸众生,生死轮回循环不已,无非是众生自心所造,自心所现 。死亡是早晚都要面临的事实,我们要做到有恃无恐,有些什么办法呢? 首先要正确认识和了解无常 。无常是靠不住的,一个人无论权势多大,多么出名,最后都要离开世间 。但是一般人容易陷入四颠倒当中 。一是常颠倒,认为世间有常,有永恒的事物,这与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密切的关系 。比方说爱情是永恒的,作家、艺术家拼命地想创作出永恒的作品,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二是乐颠倒,佛法讲人生是苦,但曾有一位艺术家要创造一个乐教,让人生只有快乐,没有痛苦,这也是一种颠倒 。人生虽然有快乐,但是世间所有的快乐都是痛苦的根源,五欲的快乐是无常的 。三是我颠倒,人身由四大合和而成,并没有一个实在的主体,但凡夫认为有一个主宰,就是“我”,认假做真 。我们想一想,从生下来到现在,这个“我”已经发生了多少变化 。比方说我们3年前见过一个孩子,3年后可能就认不出来了 。四是净颠倒,很多人认为我们的身心是纯净的,认为只要多行善事就可以了,不需要学佛,不需要宗教,这就是一种净颠倒 。凡夫认为身心清净,所以对身心生起贪念执着 。这四种颠倒也就是对无常的错误认识 。一切事物都有生死 。例如眼前的这个杯子,它也有成住坏空,宇宙间的一切都是这样,凡是有形成的就会有消亡 。无常是共相,是普遍的,人人都会遭遇 。它无所不在,不只是在外在的世界,而且我们的心念、情感都是无常的 。《金刚经》里面讲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它提醒我们事物就像梦幻、泡影、露珠、闪电一样,都是无常的 。我们要认识人生的真理,坦然面对死亡,首先就要生起无常的观点 。看清无常,死的时候就容易放下;看清无常,生活中就容易突破执着 。例如一个很值钱的杯子,不小心打碎了,如果知道无常的道理,就不会过于陷入痛苦的状态 。无常是不是很可怕呢?其实万事万物,包括我们人本身的变化并不可怕,如果没有这个无常,痛苦永远是痛苦,快乐永远是永远,那人生就不公平了 。众生因为有贪念,才会害怕,才会有痛苦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死得安详,那我们首先要学会活得安详,在活着的时候要培育安详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面对死亡的最后一刻,真正做到坦坦然然 。如果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暴力,我们的心总是被愤怒、嗔恨、恐惧所控制,我们就不可能死得安详 。怎样活地安详呢?最好的办法是清净身口意,息灭贪嗔痴,佛法的四谛、十二因缘理论以及禅修等种种修持,都是如实关照人生现实的法门,我们只有把它落实到具体生活中,那么生与死就在我们的心中 。佛陀曾对波斯匿王说:“无常好像一座大山,你所拥有的权势、财富都不能阻挡这座大山从四面八方向你压过来 。”所以逃避是徒劳的,而是要一开始就认识到大山会压过来 。佛陀谈死与一般人谈死有本质的区别 。世间人贪生怕死,态度非常消极,并且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等待,谈不上任何对策 。佛法教人正视死亡,对死亡要有正确的了解和对待,要充分认识生死规律,做到有备无患 。当年佛陀出家就是因为恐惧生老病死,于是出家学道 。印光大师为了时时刻刻警醒自己,将“死”字贴在自己的房间里 。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谁以最大的悲观态度看待自己的将来,谁就把改善人类前途的关键掌握在自己手里了 。对于死亡这个迟早要面临的事实,佛陀教导我们,早做准备比起那种一谈到死亡惟恐避之不及的态度,甚至是不敢承认、强作达观要积极得多 。面对死亡,我们要冷静地反思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把对死亡本能的畏惧转为理性的畏惧,由畏惧激发自己产生一种战胜死亡、超越死亡的决心 。一个人只有正视死亡,才能够真正做到临死的时候不畏惧死亡、甚至超越死亡 。马祖临终时,弟子问他:马大师,今日感觉如何?马祖说:日面佛,月面佛 。这暗示了生和死不是对立的 。如果能看穿生死不二,自然可以超越死亡 。明白了道理以后,我们要在生活中转为一种修养,也就是平时要下的功夫 。历史上有许多僧人、居士对待死亡能够走得非常的潇洒,也是靠平时的修养,才能在最后有那样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