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军名将吴长庆


淮军名将吴长庆

文章插图
淮军名将吴长庆【淮军名将吴长庆】庐江一邑,自古地灵人杰,汉代大教育家文翁、三国名将周瑜、大科学家王蕃皆生于斯土;迄于近代,更是英才辈出,尤以清末风云激荡、金戈铁马之际所产生的淮系群雄为最:历任江西巡抚、浙江巡抚、升任四川总督刘秉璋,历任云南、湖南、广西巡抚潘鼎新,署理福建巡抚兼督办船政大臣吴赞诚,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以及本书的传主吴长庆,皆是淮军系统中一等一的重量级人物,在面临“三千年一大变局”而多姿多彩的近代中国舞台上,各自都有着出色的表现,足以彪炳史册 。相比其他几位同籍的淮军元老,吴长庆的遭际更为蹉跎坎坷:出身书香门第而科名未登;淮军初创即作为主力军——庆军统领而终不能位至封疆;广开幕府招贤纳才被视为“独自立异”;神速平息朝鲜“壬午兵变”却遭到老上司和同僚之忌,军析人病,抑郁而终 。他个人的悲剧,实际也是时代的悲剧 。
基本介绍书名:淮军名将吴长庆
作者:夏冬波
出版社:中国文史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1日
装帧:平装
开本:16
商品描述内容简介序 一翁 飞庐江一邑,自古地灵人杰,汉代大教育家文翁、三国名将周瑜、大科学家王蕃皆生于斯土;迄于近代,更是英才辈出,尤以清末风云激荡、金戈铁马之际所产生的淮系群雄为最:历任江西巡抚、浙江巡抚、升任四川总督刘秉璋,历任云南、湖南、广西巡抚潘鼎新,署理福建巡抚兼督办船政大臣吴赞诚,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以及本书的传主吴长庆,皆是淮军系统中一等一的重量级人物,在面临“三千年一大变局”而多姿多彩的近代中国舞台上,各自都有着出色的表现,足以彪炳史册 。相比其他几位同籍的淮军元老,吴长庆的遭际更为蹉跎坎坷:出身书香门第而科名未登;淮军初创即作为主力军——庆军统领而终不能位至封疆;广开幕府招贤纳才被视为“独自立异”;神速平息朝鲜“壬午兵变”却遭到老上司和同僚之忌,军析人病,抑郁而终 。他个人的悲剧,实际也是时代的悲剧 。然而,他在整军经武中对于江防、海防的杰出识见和举措;他对家乡民生经济、文教事业的扶持和推动;他统率下的庆军以庐江子弟为主体,带出一大批爱国将领和军事人才;他的幕府中俊彦毕集,其中更涌现出两位日后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和状元实业家张謇;他本人持身清正、家风严谨,其次子吴保初是“清末四公子”之一,思想进步,支持变法、同情革命;孙辈中吴炎世、吴弱男、吴亚男三兄妹是最早的同盟会会员……,这一切,都使得“吴老帅”的美名不仅在乡里有口皆碑,而且在近代史上也大放异彩 。庐江后学夏冬波氏,原本精研医药学并有所成就,曾在县卫生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任职多年,工作之余,酷爱读书,笔耕不辍 。家乡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先贤的风範业绩,引起他极大的兴趣,遂探幽揽胜,由医入史,尤重对庐江淮系人物的发掘、考订,乐此不倦,并进而向领导主动请缨,调入县文化局这一“清水衙门”,冀图为家乡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掘、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兴盛,做些实实在在的事 。在读他的文章以及和他的交谈中,我感到他有着一种为了弘扬家乡优秀文化“捨我其谁”的强烈使命感和说乾就乾的紧迫感,令人肃然起敬 。这本书,就是他在十数年间对家乡乡土资料的调研发掘的基础上,结合较为翔实的历史文献,数易其稿而写成的,用通俗明白的语言,系统展示了吴长庆这位淮军名将的生平、家世和业绩,是值得一读的乡土人文读本 。常言道:一方水土一方人 。如果我们每县每市,都有如冬波君这样的执着之士,那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建设文化强省就不会是流于形式的口号了 。是为序 。2007年7月28日第五章 仕途偃蹇抑不升迁吴长庆早期随父办团练,鹹丰四年(1854)其父吴廷香因对抗太平军死于庐江城防 。鹹丰五年(1855),吴长庆以难荫袭云骑尉,隶安徽巡抚部 。鹹丰七年(1857)八月,安徽巡抚福济以吴长庆督率舒城、合肥团练勇克桃镇,以功奏保守备 。是年九月,克服舒城 。安徽巡抚翁同书檄调吴长庆统练合肥东乡民团 。因护城之捷,摧锋力战,赏戴蓝翎 。鹹丰十年二月,“以江南华子冈等处剿办粤逆出力,赏守备吴长庆等花翎 。”(《文宗显皇帝实录》(五)/卷三百八)鹹丰十一年(1861)冬,吴长庆等率兵攻克重镇三河之后,奉曾国藩檄,募五百人成“庆字营”,接受两江总督曾国藩的统辖和指挥 。同治元年(1862),“庆字营”被编人淮军,归李鸿章指挥 。1863年5月21日,吴长庆奉曾国藩之命,又从家乡招募2营兵力后,庆军共3营,归亲庆军统领刘秉璋指挥 。.刘秉璋与吴廷香相识,视吴长庆为心腹,多有倚重 。1863年,在攻克枫泾、西塘后,擢升吴为副将 。当时李鸿章曾对刘秉璋哂笑着说:“你的下属那样的平庸之辈,也戴红顶子了?”吴长庆以此言为终身之恨 。1864年攻克嘉兴城,以总兵记名简放 。并给力勇巴图鲁勇号,免骑射 。1866年,吴长庆与太平军大战于浙江、福建等省 。先后攻占乍浦、湖州、长兴、广德、漳州、漳浦等地,清政府命吴长庆交军机处记名,遇有提督、总兵出缺儘先题奏 。1868年,刘秉璋称病去营,将其部全部交吴长庆接统 。平捻后,吴长庆以军功赏穿黄马褂,换瑚敦巴图鲁名号,并正一品封典 。但吴长庆终未得补实缺,官阶仍然较低 。后经两江总督马新贻、李宗羲、刘坤一及漕运总督张之万褒奏,到光绪元年(1875)八月,“记名提督吴长庆为直隶正定镇总兵官 。”(《德宗景皇帝实录》(一)/卷十五)淮军诸多名将得官没有比吴长庆再迟的了 。唐定奎此时已由正定镇总兵升为福建陆路提督 。但由于沈葆桢十分倚重吴长庆,“以海防棘公,胸有智略,洁己爱民,疏请留防江南”从缓赴任 。吴长庆处理江南宁国教案及疏浚江浦黑水河、四泉河、玉带河等功绩卓着,经两江总督沈葆桢、刘坤一、安徽巡抚裕禄、前江宁将军穆彰阿、江苏巡抚吴元炳等的交章奏荐,光绪六年(1880)正月,以直隶正定镇总兵升授浙江提督 。光绪六年(1880)二月,命浙江提督吴长庆来京陛见 。(《德宗景皇帝实录》(二)/卷一百十)是年春,吴长庆由南往北,人京觐圣上,在过山东泰山时,作《登泰山绝顶》一首:行行仰止旧劳人,重上丹崖拱北辰 。雷动万方云作雨,山通大泽气先春 。金泥玉检传灵迹,翠柏苍松隔俗尘 。喜近天颜瞻咫尺,初升海日见精神 。——光绪庚辰春作吴长庆此时的心情是最愉快的 。刚刚升官,要入觐面圣,又乘兴登上泰山绝顶,真有“荡胸生层云”、“一览众山小”之感了 。高兴之余,吴长庆还和张謇等在泰山题刻留念 。吴长庆入京觐见、回到江苏防地不久,“署两江总督吴元炳等奏,浙江提督吴长庆,请暂缓赴任 。得旨,吴长庆着準其暂缓赴任,仍留江苏统带防营 。”(《德宗景皇帝实录》(二)/卷一百十一)因中俄关係紧张,光绪六年九月,朝廷上谕:“山东现办海防,关係紧要 。浙江提督吴长庆,勇略夙着,素称得力,着刘坤一传知该提督,酌带亲兵,前赴山东,帮同周恆祺办理防务 。所有山东在防各军,着周恆祺、吴长庆节制调遣 。吴长庆接奉此旨,着剋期起程,与周恆祺晤商,将该省防务并练兵事宜,妥筹布置,随时和衷商办,务臻周密,以期有备无患 。”(《德宗景皇帝实录》(二)/卷一百十九)吴长庆遂率庆军六营赴山东登州、黄县驻防,其余各营交曹德庆统带 。是年十月,“以浙江提督吴长庆为广东水师提督,未到任前以福建水师提督吴全美署理 。”(《德宗景皇帝实录》(二)/卷一百二十二)吴长庆仍驻防登州而未赴广东水师提督任 。吴长庆在山东筹办的防务工作并不顺利,受到了李鸿章的掣肘 。吴长庆驻节登州后,针对日本人可能发动的侵略,与巡抚周恆祺积极筹办海防,环海周视,规划巩固海防及筹建歼敌设施,与同僚相商筹办,提出了很多巩固山东海防的措施,是年十二月,由巡抚周恆祺向朝廷奏请,“谕军机大臣等 。吴长庆奏,山东海防紧要,请增募水师,并请饬兼顾,商拨水雷、大轮船,暨筹拔水师饷银各折片 。因为力筹防务起见,惟现在海防缓急情形,与前数月不同,自当因时制宜,斟酌办理,将来事机大定,必须通筹布置,以为长久之计 。该提督所请各节,着李鸿章悉心酌度,妥议具奏 。原折片着钞给阅看,将此谕令知之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