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历史上的铁帽子王是什么?怎么来的

这要从清代皇族的封爵说起 。
清朝皇族封爵共有十四等,即和硕亲王、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郡王长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封爵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因军功受封,叫军功封;一种是以皇帝直系子孙受封,称恩封 。
乾隆时曾规定:以军功得封者,无论王、贝勒均世袭罔替,即世代袭本爵,永不降封;恩封王、贝勒等爵,均每世递降一等承袭,从王爵递降至镇国公,郡王爵通降至辅国公,贝勒递降至不入八分镇国公、贝子递降至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公递降至镇国将军,辅国公递降至辅国将军,再后则以此爵世袭罔替 。
有清一代近三百年,以王爵世袭罔替者仅有十二家,他们是礼亲王、郑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庄亲王、克勤郡王、顺承郡王、怡亲王、恭亲王、醇亲王和庆亲王 。
北京俗语称他们为:“铁帽子王” 。十二家铁帽子王的殊荣,有的是由于军功,有的则是其他的原因 。
礼亲王、郑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庄亲王、克勤郡王、顺承郡王八家均以其始封祖在清朝开国及入关统一中国时期立下汗马功劳而受封的,因为他们勋劳卓著,所以王爵世袭,无嗣或嗣王有罪革爵以旁支承袭王爵 。
礼亲王的始封祖为和硕礼烈亲王代善,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次子 。代善在后金建国前就随父征讨女真各部,以作战勇敢被称为焉“古英巴图鲁” 。天命元年(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封代善为和硕贝勒,称大具勒 。在明清萨尔浒决战、征伐叶赫部等战役中,代善率所部勇敢作战,立有战功 。
天命十一年清太祖崩逝,代善及其子岳托拥立皇太极即汗位,是为太宗 。后又迎合太宗意,改变了四大贝勒共坐听政的制度,独尊太宗,加强了后金皇权的集中巩固 。清太宗死后,代善支持两黄旗大臣立太宗之子还检举了自己的儿子硕托、孙子阿达礼谋立睿亲王的隐碟 。最后由他主持确定了立福临(清世祖)为帝,睿亲王、郑亲王辅政的妥协办法,避免了褚王争立、互相残杀的局面,为入主统一奠定了基邀 。顺治五年十月,代善病逝,赐祭葬,立碑纪功 。
郑亲王的始封祖为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他是清太祖之弟舒尔哈齐(曾封庄亲王)六子,幼育于太祖,是铁帽子王中唯一一位非清太祖子孙 。济尔哈朗初封贝勒,从征朝鲜、蒙古,崇德元年四月进封和硕郑亲王 。世祖即位,与睿亲王多尔衮共同辅政,封信义辅政叔王 。一度曾受多尔衮排摘降郡王,顺治八年领衔奏追削多尔衮爵,受世祖信任 。十二年五月薨逝,立碑祀功 。
睿亲王始封祖为清太祖十四子多尔衮 。初封贝勒,太宗初从征察哈尔蒙古多罗特部,以作战勇敢赐称“墨尔根代青” 。天聪、崇德间履次出征,曾败内蒙古林丹汗,得元朝玉玺,皇太拯因改国号为清,改元崇德,封多尔衮睿亲王 。皇太极突然崩逝,多尔衮成为皇位的有力竞争者,但他最后顾全大局,与礼亲王共立太宗幼子,自己摄政,协调了诸种关系,作好了逐鹿中原的准备 。顺治元年五月,多尔衮进入北京,安抚百姓,为崇祯帝发丧 。又主持清朝统一全国的战争,制定了各种章法、制度 。顺治元年十月,清世祖在北京登极,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礼仪视褚王有加 。五年十一月,以南郊祭天礼成,尊封“皇父摄政王” 。
顺治七年十二月,年仅三十九岁的多尔衮病死于口外的喀喇城,棺椁还京,世祖亲迎至东直阴 。诏追尊为义皇帝,庙号成宗 。不久多尔衮近侍苏克萨哈揭发他殡服逾制,继之郑亲王等又联衔奏多尔衮种种过恶,“背誓肆行,妄自尊大” 。已成年的清世祖无法忍受多尔衮先前的跋扈,下诏废其尊号,黜宗室,毁坟墓,财产入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