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灾后心理辅导对幸免于难产生罪恶感 。过份的为受害者悲伤、忧郁 。因心力交瘁、精疲力尽而觉得生气,例如对周围亲友、ZF官员、媒体感到愤怒,甚至出现暴躁易怒的情形 。觉得自己可以做的更好、做得更多而产生罪恶感,怀疑自己是否已经尽力,有无充分帮助周围的人 。由于身心极度疲劳,休息与睡眠的不足,此时容易产生生理上的不适感,例如晕眩、呼吸困难、胃痛、紧张、无法放鬆等 。对于接受帮助觉得尴尬、难堪 。您能为您自己做些什幺出现上述反应时,请注意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反应 。而您能为自己做的事,是利用以下的方式,试着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与痛苦,早日从哉变的冲击中恢复过来 。接受自己的感觉并将这些感觉与经验说给其它人听 。多留意自己的身心状况,适时让自己休息 。多给予自己及周围其它亲友鼓励,彼此相互打气、加油,儘量避免批评自己或其它救难人员的救援行动 。接受他人诚心提供的帮助与支持 。然而,当您在学校面对学童,试图帮助学童走过大地震所带来的阴影与伤痛的过程中,很可能遭遇以下这许多的挫折:因为觉得自己还可以为学童做的更多而产生挫折感与罪恶感 。为学童的遭遇感到十分悲伤,甚至由学童的反应与行为,回想到自己本身的情形,进而严重影响个人情绪......原来怀抱满腔热情想帮助学童,却因为学童拒绝谈论灾后创伤或拒绝关心而感到十分挫折 。当发生上述情形时,您能为自己做些什幺:肯定自己有这些心理反应,如罪恶感、悲伤、忧郁等,都是正常的 。可以与其它教师讨论,相互支持、鼓励 。对学童多些包容 。学童面临如此重大压力、伤害时,可能出现一些常行为,例如学童会很黏老师、愤怒攻击其它学童、或出现一些幼儿时期才会有的行为 。确认孩子的需要,再提供可能的协助 。自助而后助人,期望这本手册提供的方式能帮助教师平复心情,使您更有心力帮助学童安心就学,如此不仅能协助学童度过心理的困顿,也能减轻学童父母的负担,不需花费更多力气安顿孩子的身心,而投注更多的心力于家园的重建 。辅导原则在灾后,面对学生所可能出现的身心症状,如何安抚其情绪及进行辅导,便成为教师一项重要的课题 。事实上,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扮演一心理辅导员的角色,针对学生在重大灾害中所可能造成的任何心理上的伤害,进一步的发现及做出及时的辅导,避免学生在心中留下阴影,有碍其日后的正常发展 。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如何因应其突如其来的不明情绪,让学生可以经由某些方式或管道,宣洩其情绪,并且导正学生对于某些情绪发生的错误观念 。以下的介绍,将分为一般性通则与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适用的特则来说明 。教师在灾后从事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的一般性通则正如前述,学生在经历过这次灾变之后,普遍出现的身心症状包括焦虑、恐慌、畏惧夜晚、不明原因的生理问题、不爱上学、上课不易专心、情绪及行为的反应不稳定且容易失控等,因此,许多学生在这段期间会有有暂时性的成绩下降的现象 。这时,做为教师的您,应该能了解面临灾变的这些正常反应,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若能利用每周固定的时间(如班会、或辅导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或进行团体辅导,将可有效的抒解学生在此阶段所正感受的身心压力 。在此,我们推荐目前在美国实施多年且颇具成效的“危机事件压力管理”(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Management, 简称C.I.S.M.)模式,便是提供教师一向具体可行的方法,藉由团体讨论的方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灾后对自己的心里,情绪等方面进行重建 。S.M.的实施C.I.S.M.的实施步骤基本上可分为七个阶段,不过考量学生可以理解与实施的情形,我们把它简化成四个步骤:1. 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将要求学生叙述他们的名字(可围成小团体进行,若在灾区实施有些孩子彼此之间可能还并不熟识),说明他们在这次地震中发生什幺事情 。这样将提供他们对地震经验的再造,并针对此事件表达出适切的事实 。团体的领导者通常可以询问:他们在事件发生过程中经验了些什幺?看见什幺?听到什幺?闻到什幺?和做些什幺?假如学生无法具体表达,在了解他们的感受后可换到下一个人 。·思考阶段:教师将要求这些学生共享当他们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寻常事件时,他们的第一个想法是什幺?在这个阶段中,这些学生将从一般陈述中提供事实阶段的补充信息,促进相互间表达出更多的念头 。教师或团体领导者逐一体会,并且邀请下一位参与者表达 。·反应与症状阶段:反应阶段涉及分享当场、现在与事后的感受,这包括事件后所经验的任何生理的,情绪的,认知的或行为的徵兆或症状 。教师可以请这些学生叙述对这次事件的反应 。可询问学生:“这次地震中最糟的部分是什幺?”“假如有一件事情你可以将其从这次地震所产生的意外中删除,那将会是哪一件事?”,或问他们:“当时你最强烈的感觉为何?”“灾后至今,一直持续困扰你的感受或行为有哪些?”·教学与再保证阶段在徵兆和症状被表达出来,学生将得到再保证,意思是说,教师将以肯定与支持的口吻说明,学生所出现的这些都是正常反应,并再补充一些或许尚未表达出来的额外徵兆与症状 。在这阶段中也将提供正向的因应方式,特别是一些已经浮现出来的 。而且也提供压力管理的一般信息 。此外,学生在这阶段中或许会希望发展出行动计画 。他们或许希望发展出一个预防课程,决定他们应该做些什幺使得面对这次的灾变可以表现得更好,学生的决定教师应给予充分的支持,并持续提供指导与或取得讯息 。在面对这样的讨论分享过程中,你的态度应该是:开放式问句(1)多告诉我一些关于……(2)你会怎幺做?(3)我希望你说一些…使人成长的气氛(1)同理心(尝试让自己设身处地了解他们的观点)(2)专注(3)语言上的同理性的了解(4)非语言上的同理性的了解(5)沉默(听者保持沉默)催化倾听的几个要件A.集中注意力在学生的世界(不要随意打断学生所想说的,让他自由的表达,以进入他的经验中)B.专注在学生言语和非语言的讯息(如学生的眼神、音调和肢体动作等)C.依学生当时的心理準备状况,让他他进入某种情绪状态或以身体上的接触安抚(如拍学生的肩膀) 。倾听时需要A.让说话的人感到自在:让他们感觉到他们能自在的说话 。B.对说话的人表现出你想要听他说话:注视与行为表现是重要的,不要让自己忙于其它事情上 。C.避免注意力分散:不要漫不经心的涂鸦、清敲或播弄纸张,若把门关上那会使环境更安静,更有利于倾听 。D.要有耐心:给予足够的时间,不打断说话,避免看着门,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 。E.克制你的脾气:一个生气的人容易从他人的话语中得到错误的意思 。F.停止说话:假如你正在说话,你并无法倾听 。G.问问题:这表示着你正在倾听,将有助于发展进一步的观点与必要的澄清 。在经过以上团体的压力处理课程后,若发现学生仍然表现出行为失控、退缩、上课精神涣散、或不名原因的生理病痛等,您可以进一步与当地的精神医疗或心理辅导之专业人员询问 。教师在灾后从事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的特则对不同发展阶段儿童及青少年的辅导方式上述的说明是一通则式的介绍,以下则针对不同儿童及青少年发展阶段的身心需求,提供给教师从事学生灾后心理辅导的参考 。对学前阶段的教师此年龄层的儿童对他们身边赖以维生的安全世界的遭受破坏,会显得特别敏感,反应也极脆弱,他们通常无法有效的以口语能力来表达自身的需求,而期待身边亲近的大人能给予积极与适当安慰 。我们建议以下的一些活动,不断经验「再保证」的过程中,重建学生的安全感与自我效能感 。·提供他们足够的玩具、道具,鼓励他们将以玩耍的方式重建在灾难中的经验与观察,灾区的教师则可以就地取材,不需拘泥于真实的玩具,随处可见的石头、沙子、玩偶皆可以替代 。·多给予孩子身体的拥抱与接触,或提供需相互碰触的团体游戏,如伦敦铁桥、大笼球等 。·提供孩子绘画经验,最好有一张大的墙报纸,让孩子集体在纸面上尽情表达他的感受,之后再团体分享,需要提醒的是,画笔最好不是水彩,此时要的是鼓励孩子画出具体的东西 。·孩子此时的胃口可能并不是那幺好,建议以多餐的方式提供他们在生理与情绪上的补充 。·用一些不具威胁性或低威胁性的活动来鼓励他们来玩保护自己的游戏,如“假如怕狗狗的小英碰到一只狗狗,她要怎幺办?”“假如家里突然停电了,要怎幺办?”·告知家长,在孩子睡前要多安排一些睡前活动,以建立更高的安全感 。对学龄阶段的教师此阶段的儿童虽已能表达他们的经验与感受,但他们往往缺乏具体且完整陈述的能力,此外,若他们失去心爱的宠物或物品,他们难过的心情也需要相当重视与安抚 。以下是一些活动上的建议:·对低年级的学童来说,安排足够的玩具、道具,特别是一些布偶,鼓励他们将以玩耍的方式重建在灾难中的经验与观察仍然相当重要,灾区的教师则可以就地取材,不需拘泥于真实的玩具,随处可见的石头、沙子、玩偶皆可以替代 。·给孩子一面墙(贴好墙报纸),让他们在上面作画,可以给他们一些小主题,如地震时,我家发生了什幺事?之后可以团体讨论的方式来陈述每个人的经验,注意仍可拉回到在“通则”中所曾提示过的概念,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再保证 。·让学生编故事,也可以用绘画或用接龙的方式提高大家的兴趣,以便于整理与回馈 。·以脑力激荡的方式,让大家来面对这次灾难发生后的身心症状进行调适,学生可以想出许多方法来解决教师在整理后给予回馈 。·亦可以脑力激荡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室内及家中的防灾预防计画演练 。对中学阶段的教师此阶段的学生大都以能充分表达他们的经验与反应,唯处于同伴认同的阶段,他们往往最关心的是别人的看法,同时也认为自己已是个小大人,因此,我们建议可安排以下的活动:同伴间的团体讨论,让学生有机会抒发与合理化他们感受到的强烈情绪,教师可能需要在过程中不断向他们保证,他们所感受到的强烈情绪甚至是“疯狂想法”在此灾难中都是正常的 。让班上分为几个小团体,让他们谈谈救灾防治的工作,甚至是家园重建的工作,这可协助青少年建立安全或对灾难的支配感,这也可让他们建立社会参与的成就感 。设定专题讨论,如“社区重建”、“家庭重建”、“防疫”等主题,让学生能先有系统的蒐集资料后,加以报告与讨论 。对地震的正确认识,对大自然的现象作有科学根据的了解与认识,避免听信坊间的不实传说,以建立科学家实事求证的态度 。认识“创伤后的心理重建”的意义与价值,这需要透过学校较专业的教师,进行专题演讲,或由专业的心理学文章的阅读,进行讨论 。艺术活动的表达,可以鼓励学生从事绘画、音乐、话剧等活动,将这次的灾难经验转化为具创造力的方向 。具体要求对于从事灾后心理辅导的人员是有具体要求的:原则上,进行心理援助的志愿者应该是受过训练的,至少大学里是学习过心理学或受过三级心理谘询师以上的培训,一些複杂的问题可能要更专业的人来做 。对于没有心理学学科背景的志愿者,只凭热情去做危机干预其实是不合适的 。这些志愿者可以作为后勤支援,心理谘询师在进行服务的时候,他们可以做一些辅助工作,但不适合独立的从事心理服务工作 。由此不难发现,灾后心理辅导正和所有的灾后重建一样,是一个专业而长期的工作 。而这一工作的艰巨性和重要性,也就决定了我们要将这一工作与对灾难造成的经济方面的补救和重建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来对待 。题外话911事件后美国有超过1000个专家团队在从事心理干预,对提高效率、保护救援人员的心理健康作用巨大 。而我国,在2002年4月17日,国家相关部门联合下发“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将受灾人群列为重点人群,提出到2010年,重大灾害后受灾人群中50%获得心理救助服务 。但是,与此形成反差的是精神科医生全国目前仅有不到15000名,其中掌握危机干预专业知识的还不足1/3 。而规定心理危机干预与医疗救助、疾病预防控制、物质救灾同步开展的《精神卫生法》也尚未出台 。这些现实不可避免地让我们面对灾难时,显得苍白、无助 。我们要走的路,还太长 。后记只说,灾后心理救援,我们可以做点什幺?(选自:中科院心理所专家谈灾后心理援助)(回答人:林春简介:林春,男,1965年出生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秘书长,国家心理谘询师专家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範围为社会心理学、谘询心理学 。)问:在遇到突发性灾难的时候,如果心理援助还没来得及帮助到我们,该如何进行自救,自己来进行心理调试?答:一个事件发生以后,视而不见是不可能的 。亲人失去了怎幺可能视而不见呢,这是实实在在的事,并不是不去面对,它就不是真的,因此一定要回到现实中来 。怎样做心理调试呢?我觉得第一、要认识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情绪,并且承认接纳自己的情绪状态 。灾后所产生的情绪一般都是负面情绪,悲伤、痛苦、内疚,这都属于正常的範围,不要去否定它 。不要觉得,我怎幺这样呢,别人都说不要伤心,我还是伤心,我是不是有问题了 。伤心没有问题,肯定会伤心,有的人不仅伤心,还有内疚,还有愤怒,这些情绪都很正常,首先要接纳自己的情绪 。第二、多跟周围人的交流 。我们都学过物理学,一个系统如果是封闭的,跟外界其它系统不能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流,那幺很快就会失去结构,而功能又是建立在结构的基础上,没有结构就没有功能了 。像疯牛的脑袋里面是糨糊状的,那它就不能维持正常的活动了 。人在灾后,很容易出现自我封闭,自责、自疚……各种各样的情绪导致自己减少社会交往,出现迴避行为,不愿意跟别人说话,这样其实对人恢复心理平衡,恢复心理功能是不利的 。问:那如果大家都有负面情绪,交流之后会不会更加严重?答:不是这样的 。也许很多人有这样的担心:你也痛苦,我也痛苦,两个人一交流不是双倍痛苦吗?其实不是这样的,交流本身就是宣洩的过程,通过交流,心理压力会减少,对恢复心理平衡、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是有益的 。比如说皮肤上长了个疮,有两种办法,一种是你把它盖起来,看不见它,但是看不见就会好了吗?实际上不是这样 。你盖起来视而不见,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损害,你不妨把它打开,该怎幺治疗怎幺治,当时会疼痛一点,被治好以后就正常了,各种功能又重新具备了 。这和我们很多人的常识是不一样的 。当人家很痛苦的时候,去安慰他说你别哭了,这并不科学 。问:比如说,一个人的亲人在地震中去世了,我们该怎幺安慰他呢?答:不一定要直接提他的亲人,但是也不要对故意迴避或漠视,比如他怀念自己去世的爸爸妈妈的时候,你说别说了,都过去了 。这种安慰不仅没有帮助,反而会让人觉得你特别冷漠 。你可以陪着他,跟他分享对爸爸妈妈的回忆,然后说,如果他的爸爸妈妈活着,会希望他好好地生活 。这是天灾,不是人能够控制和左右的,慢慢地,他会对事情有正确的认识,情绪得到充分宣洩,这样有利于他的恢复 。安慰和同情要讲究方法,不仅专业的做心理工作的人,社会公众在给别人同情和提供帮助的时候,也要学一点基本的心理学知识,这样可以使帮助更有效 。问:地震之后,当晚上我收到几个朋友的简讯,他们住在高楼上,担心地震了该怎幺办 。我想问的是,对于不在灾区的人们,怎幺面对地震给我们造成的恐惧和负面的情绪呢?答:假如住在高楼上,有震感,这时候人们有恐慌心理是很正常的,但是还是像刚才说的,多做交流 。我们关心灾区,每天的电视,网路的报导和图片,也会给我们带来强烈的冲击,对正常人来说也会体验严重的负面情绪 。如果认知模式和人格特点不是特别合理,或者是不太正常的、适应能力不是特彆强的人,他会处于一种应激状态,这种事情很难避免,很无奈 。我个人觉得,我们媒体宣传的时候也要把握一个度,地震严重的程度还是要说的,因为讯息的公布有利于救灾,也在整体上有利于恐慌情绪的平复 。人们往往对自己不知道的东西特别想搞清楚,你不告诉他,他会从其他渠道了解,很容易把事情的严重性放大 。如果什幺都解释清楚了,从整体来说有利于恐慌心理的消解 。但是宣传的时候要注意,特别血腥的东西还是少发一点 。作为普通老百姓,我觉得地震我们已经知道了,每天关心这个事也是可以的,但还是要维持自己的正常生活,这本身也是对抗震救灾的一种支持,如果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悲痛中,看起来令人动容,但是把事情都耽搁了,是于事无补的 。所以还是应该正常工作,这本身就是对灾区的支持,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安慰 。再就是自己有能力的,可以捐钱,帮助灾区人民 。如果平常看到这种惨烈的画面太多了,脑子里想得太多了,自己痛苦得不能自拔,晚上不能睡觉,可以通过跟周围的人交流和沟通,特别是和有心理学知识的人沟通以缓解自己的压力,使自己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如果对自己的生活构成严重且长期的干扰,可以找专门的心理学工作者帮助解决问题 。不过,一定是这样的,大部分人都不需要专门的服务和干预 。问:作为心理学家,从心理学的角度,您希望今后政府如何加强对重大事件、重大灾害知识的宣传,让大家更愿意接受呢?答:我觉得我们国家和政府救灾的工作组织得非常迅速,非常有效,比我们知道的以前那些救灾工作好得多 。当然还有不够不足的地方,尤其心理服务这方面,我觉得应该纳入国家整个危机救援体系,作为其中一部分的工作 。在抢救生命和财产以后,心理服务要及时跟进,这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应该有预案,有队伍的準备,有解决问题的专业的模式 。平时就应该做好準备,组织一些专家和学者进行系统的研究 。再就是在社会上多普及一些人们应对危机的心理知识,如正常的心理反应和不正常的心理反应是什幺样的,如何助人、自助 。心理后遗症连日来,大家一直注意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却料不到,心理上的创伤也随着电视、收音机、报纸、网际网路、开始打击非灾区的每一个人 。灾难心理后遗症,不用捐钱,你帮得上忙……假如你的朋友或家人有恐惧而未到以上立即求医的状况者,那即使是非专业人员的你,你的关怀接纳对他们来说十分有效,但最好具备以下的态度和方法:无言的陪伴是恐惧者最重要的药方,很多人以为帮助别人需要说一些话来安慰他以使他觉得好一点,但根据心理大师所说,这是极错误的做法,因为这时候你所说出的话,其实大部分是为了减低自己内心焦虑的话,对恐惧而言其实都是废话 。真正有效的,是你的存在及陪伴,对他们而然,无言的陪伴产生极大的安抚作用 。一杯温水心理治疗大师面对个案叙述痛苦时候,曾说一杯温水胜于千万言语,手中感觉热水的温暖及眼见你关怀的动作,这才是他们最需要的 。一张面纸对于哭诉者,最错误的做法,是叫他们不要难过,这只是你害怕别人哭泣为自己说的话,假如你能够按住自己内心的恐惧,给他一张面纸,他会感觉被你接纳,终于有人可以让他大哭一场,心中刺痛便得疏解 。大耳朵少嘴巴打开你的耳朵,闭起你的嘴巴,聆听他说故事罢!这就是目前风行世界的心理治疗派别的作法 。说停就停不要逼他说,他不想说就让他停在那里,受苦的人承受不起别人的推逼他 。如果有更加严重的情况,那就要赶快送去专业的心理医生或医院,必要的时候还要以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辅导禁语心理干预成为灾后重建的重要部分,没有心灵的重建,所有的重建都看不到阳光 。目前有上千心理志愿者在灾区与灾民进行心理式的交流或集体心理活动 。由于中国真正的心理医生是很少的,灾区大多心理干预者是只懂心理常规的志愿者 。除了热情和爱心外,心理交流的方法是最重要的 。下面是心理专家对心理志者进行培训时,对与灾民特别学生进行心理情绪释放性交流时,非专业心理学志愿者必须铭记的15条语言禁忌 。抚慰心灵,15条心理危机干预志愿者不能说的话,原因附后 。1、“我知道你的感觉是什幺?”———遭遇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倖存者的体验是撕心裂肺的,我们只能想像灾难的苦楚,不能体验经历者真实心理感受;2、“你能活下来就是幸运的了”———倖存者常常宁愿死去,他很可能会抱怨自己为什幺不和亲人一起遭受苦难,一起死去;3、“你能抢出些东西算是幸运的了”———这是旁观者的话,是站在你的角度上评论倖存者的处境;4、“你还年轻,能够继续你的生活”———死去的亲人是无可替代的,倖存者会渴望与他们同甘共苦;5、“你爱的人在死的时候并没有受太多痛苦”———实际,死亡是最大的痛苦;6、“她/他现在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更快乐了”———这只是看法,而不是感受,而且是你的看法,不是倖存者的看法;7、“你会走出来的”———没有站在倖存者的角度去看问题;8、“不会有事的,所有的事都不会有问题的”———问题已经发生了,而且还不可逆转 。9、“你不应该有这种感觉”———任何感觉都是真切的,不能被否认的,也是否认不了的;11、“时间会治疗一切的创伤”———说这种话,是在帮助当事人主动遗忘悲剧,而这恰恰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源头;12、“你应该要回到你的生活继续过下去”———或许他也想,但他暂时做不到,而原来的生活轨道也的确不可能再回去了 。13、“坚强点,想开点,面向未来吧!”——一个幸福的人有什幺资格来“要求”受伤如此之重的人们?14、“过两天我来看你 。”——如果你不能保证到来的话,请不要随意许下不能完成的诺言 。15、“我代表……政府……人民……”——不要一时激动“代表”政府和人民许诺 。另外,不要询问惨烈事件中的细节,不要强迫回忆痛苦 。如果他不愿意回忆不愿意说,自然是其内心力量不足以应对,强行介入会产生一系列创伤反应 。此外,与受灾民众交流时出现冷场不要着急找话,只是深情而默默的陪伴本身也是一种安抚 。再者,不要过分关怀,这样会使对方失去真实自我需要的自由空间,使他们带上面具生活 。试想,领导如果天天来你房间看望你 。心理志愿者不能以一个高高在上的姿态去抚慰受难的心灵 。在灾难发生十天后,作为心理救助者,我们唯一可以做的是,走过去,握着对方的手,无言地陪伴 。站在灾民的心理立场上去面对所有的问题 。做一个好的心理志愿者首先一定要进行心理换位 。我们只是心理抑闷释放的桥渠,给处于灾难深渊中的心灵一线光明,再发现人性本能自救的力量,我们给灾民生存的路上一盏明灯,照着他们用自己的脚走出来 。让住!面对我们受难的乡亲,我们不是上帝,我们不是拯救者,我们只是他们所历灾难的共同亲历者,在寻求快乐自生的路上我们是不愿意退缩的陪伴者和积极向上的榜样 。
- 2022年洛阳春节一般多少度
- 萝卜干晒好之后怎么腌
- 地瓜干晒好后放在哪里捂白霜
- 扑救木材棉麻火灾可用什么灭火器
- 橙子切开后可以放多久
- 秋裤裤裆半圆朝前还是朝后
- 小区楼房装修步骤
- refa刮痧板是护肤后使用吗
- 火灾逃生自救常识
- 派对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