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伯又代表北魏太武帝索要酒和“博具”(娱乐用具) 。
一番带着机锋的寒暄过后,李孝伯将话题转到主题上,他向张畅说明了形势:“魏主的从弟永昌王,亲领精骑八万,驰骋淮南,贵方的寿春城长时间闭门自固,不敢相御 。
贵方大将刘康祖的脑袋,已经送进寿春 。
守将王玄谟只有很普通的能力 。
贵方派的将军如此任使,奔败众多 。
我军自入此境七百余里,贵方作为主人竟不能一相拒逆 。
邹山是个险阻之城,贵方守将崔邪利被我军前锋一压,就逃入洞穴,被我军将士倒拖出来,魏主赐其生命 。
贵方何必轻易又派出马文恭来守萧县,难道又想使他望风而逃?百姓也怨恨贵方,说平时只知道征赋征税,到了急难之时,不能拯救百姓 。”
张畅回答:“我们知道永昌王已过淮南 。
不过我们的王玄谟南土偏将,不谓为才,只是当个前锋 。
崔邪利也只是派去抚慰新收复地区的小将 。
魏主出动全国主力来对付,有什么可以夸耀的 。
王境人民,列居河畔,二国交兵,应当互相加以抚恤,而魏师入境,肆行残虐,事生意外,由彼无道 。
官不负民,民何怨人 。”
李孝伯说:“魏主如果不围彭城,直接渡江,当南饮江湖,只是解渴而已 。”
张畅说:“去留之事,那是贵方自己的打算 。
不过我想天道不会允许虏马饮得长江水 。”
李孝伯言辞华美,张畅应答如流,这次谈判本身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结果,可双方的礼节及言辞,一直被后世誉为战场佳话 。
斩杀来使表示绝不妥协 春秋时期双方凭实力来估量使节待遇的原则在后世长期延续,每当冲突的各方认为要和对方血战到底的,就会采取杀死使者的办法来表示绝不妥协的态度 。
这在历史上也有着太多的事例 。
比如南宋晚期,王坚守卫钓鱼城,为了表示绝不投降,将蒙古大汗蒙哥派来劝降的南宋降臣晋国宝处决于钓鱼城阅武场 。
这激怒了蒙哥大汗,发动长期围攻,必欲灭之而后快 。
直到蒙哥自己病死、蒙古各首领为争夺汗位而撤围 。
再如明代嘉靖时期,蒙古俺答汗派遣使节石天爵、满受秃等至大同镇边堡,请求与明朝通商,明廷不审是非,盲目地将石天爵等斩于市 。
大大激怒了俺答汗,不待秋期,蒙古骑兵即由大同南下,一路烧杀抢掠,导致重大边境危机 。
而在明清小说里,大量出现“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俗谚,显然是从《左传》“兵交,使在其间可也”转换而来 。
但就是这些小说描写里,也可以看到是否善待使者仍然取决于双方的作战决心、实力对比 。
比如《三国演义》既有诸葛亮代表刘备出使东吴,法正代刘璋出使荆州,诸葛瑾为东吴出使蜀汉等等使者得到礼遇的故事,也有周瑜杀曹操的使者、严颜刑辱张飞使者的等等大量使者被杀被辱的故事 。
因此“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并非一项严格的国家义务,而只是一般意义的优待惯例 。
【两国相争不斩来使解:只是惯例并非是定制】
- 秦魏两国少梁之战为什么说这是一场决定大秦命运的战争
- 红颜祸水:桃花夫人用美貌毁掉两国家
- 齐鲁长勺之战背景:两国因齐国继承问题而结怨
- 金城公主入藏所带嫁妆竟引起两国交战?
- 解密鸦片战争:中英两国伤亡比例竟然是600∶1
- 苏秦做了什么?为何能让死对头宋齐两国化敌为友
- 鹬蚌相争文言文翻译,文言文鹬蚌相争翻译
- 三国英雄谁敌手:曹操刘备相争相惜三十年
- 鸡父之战的历史背景:吴楚两国争夺两淮要地
- 成语故事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