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报调查|历史建筑如何“向史而新” 历史建设之最

通过挖掘传统建筑修缮工艺 , 青岛在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过程中充分发挥“古法”作用 , 创新融合现代施工技术 , 以期“修旧如旧”——
历史建筑如何“向史而新”
李勇和历史建筑结缘 , 已经50年了 。
彼时 , 他从学校毕业后便被分配到市南区修建公司 , 负责房屋日常维修工作 , 一干就是30年 , 这让他对历史建筑原本的结构和工艺都颇为熟悉 。如今 , 随着青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工作启动 , 年过70岁的李勇决定重返建设一线 。
“见到这些历史建筑 , 就和见到饱经风霜的老朋友一样 , 我盼着它们能重焕新生 。”像李勇这般的老工匠们 , 有情怀有技艺 , 掌握传统工艺、熟悉符合规制的建筑物料 , 是历史建筑与年轻建设者之间“对话”的桥梁和纽带 。
修复历史建筑是个细致活儿 , 需要靠有经验的工匠们手手相传地去做 。“年轻人没见过历史建筑以前的样子 , 他们愿意学我就愿意教 。”如今的李勇体力不输年轻人 , 每天辗转于40多个里院内 , 指导修缮工作 , 虽然很苦很累 , 但他甘之如饴 , “不为别的 , 把老工艺做法传承下去 , 本身就是一件有价值的事 。”
“匠”之不存 , “技”之难在 。悠悠中华文明史的存在 , 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中国工匠的传承 。万里长城的雄伟、敦煌壁画的惊艳、苏州园林的精致、龙门石窟的庄严 , 这些“传家宝”如今风采依旧 , 无不凝聚着无数匠人的心血 。
“源浚者流长 , 根深者叶茂” , 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 , 很多城市都将历史建筑的保护放在重要位置 , 这既对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和传统风貌、提升城市品质意义重大 , 同时也是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 。
在此过程中 , 同样离不开工匠技艺 。
前不久 , 青岛历史建筑价值要素保护工匠技能比武大赛再度启动 , 这已是青岛连续第三年举办该项赛事 。今年 , “工匠大赛”吸引了更多目光:“更具操作性、更接地气” , 与前两届大赛固定场地、固定项目的方式相比 , 本届比赛创新采用“实体实战”方式开展 , 竞赛要求融入项目建设 , 开展为期3个月的比拼 。
变化的背后 , 传递出一个信号——目前大赛已成为青岛传统建筑修缮工艺挖掘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 也正渐渐成为本行业工匠队伍培育的一项重要举措 。借由此 , 让修缮技艺代代传承 , 让那些穿越时光而来的沧桑建筑 , 更好地“走向”未来 。
把历史建筑当成“工艺品”
北京有四合院 , 上海有弄堂 , 青岛则有里院 。如果说 , 建筑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瑰宝 , 那里院对于青岛来说就是“瑰宝”当中最具特色的那一块 。
青岛历史城区不少建筑已焕然一新 。张若洋 摄
19世纪末至20世纪70年代 , 中国北方传统合院式建筑与外来因素相结合 , 由此衍生出青岛里院建筑:这种具有围合态势的商住(或居住)建筑形式 , 是近代中国“里”式建筑在青岛的地域性诠释 。里院一般为中国人建设并使用的商住两用建筑 , 临街一层多为店铺 , 二至三层为住宅 , 沿地块、地形周边布局 , 多采用错层形成院落 , 院内每层设置外廊和楼梯连通住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