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报调查|历史建筑如何“向史而新” 历史建设之最( 三 )


三百六十行 , 行行出状元 。据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中心工程师王俊峰介绍 , 此次工匠大赛结束后 , 青岛还会及时推出大赛成果——《青岛市历史风貌建筑修缮传统工艺工法图集》 , 以期对本行业从业者开展历史建筑修缮起到一定引导与借鉴作用 , 更好促进历史建筑保护工作 。
“工匠精神”在历史建筑修缮中传承
历史建筑修缮 , 人是关键一环 。由于传统工艺复杂难学 , 绝大多数年轻人不了解传统工艺 , 导致这个行当普遍出现青黄不接现象 , 有“工”没“匠” 。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青岛的建筑繁博多姿 , 在我国近代建筑史上独树一帜 。要想让这些历史建筑再现当年风采 , 传统工匠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言而喻 。
“95后”建设者贾东鹏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 , 最感激的人就是李勇 。“望板、檩条、椽子等等 , 最初听到这些传统词汇 , 我们都听不懂 。”尽管是土木工程专业出身 , 但贾东鹏在大学期间所学的施工对象都是工业与民用建筑 , “说白了就是钢筋水泥混凝土 , 还好有李师傅手把手带我们入门 。”
俗话说 ,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 但李勇却并不担心 , “只要他们积极好学 , 我就会倾囊相授 。”上了年纪的李勇不会用绘图软件 , 便用笔纸把每座里院修缮要点和工艺结构画成草图 , 还周密地用文字注明解释和注意事项 。
这些手稿既是年轻建设者的“锦囊秘籍” , 同时也成为里院规划设计的重要参考 。
师傅领进门 , 修行在个人 。经过李勇几年来的“传帮带” , 贾东鹏快速成长起来 , 如今已成为独当一面的项目总工 , 也是李勇口中最得意的徒弟 。“这些年轻人有文化有水平有责任心 , 很多老技法他们只是没见过 , 但一点就通 , 学得可快哩 。”话到此处 , 李勇的笑容由心而生 。
其实 , 在时下青岛历史城区火热的历史建筑修缮场景中 , 像李勇和贾东鹏这样“师与徒”的身影 , 还有不少 。老师傅们为仍能发挥余热而振奋 , 年轻人则为拥有一技之长而感到踏实 。
人在则技在 , 技在则艺传 。“工匠大赛的持续开展 , 初衷就是为了培养一批年轻的‘工匠’手艺人 , 走出一条历史建筑修缮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据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市保护和更新处赵娜介绍 , 在青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过程中 , 保护内容不单是建筑本身 , 也延展到建筑文化、施工技法等诸多元素 。通过师徒“传帮带” , 传承的不仅是手上的技能 , 更是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
历史建筑修缮中的“变与不变”
历史建筑修缮是一个“内外兼修”的工程 , 不仅要还原建筑外表 , 还要达到建筑的保护、历史信息的留存与延续和兼顾未来使用之间的平衡 。
在上海杨浦滨江地区的改造中 , 总设计师章明一开始便明确了设计思路——“向史而新” 。在他看来 , 城市的未来 , 取决于人们看待过去的态度 , “时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留下痕迹 , 我们当下建筑师的工作就是如何把蒙在历史信息上的那些浮尘拭去 , 让时间的厚度慢慢地在城市中凸显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