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起初的翻译还比较顺利,这是因为他们是遵循了《几何原本》原有的顺序,一上来先翻译定义、公理和公设,比较少的涉及定理的证明和推理等 。并且,他们还有瞿太素和张养默早先翻译的第一卷作参考 。后面就比较困难了 。这是因为:一、利玛窦熟悉《几何原本》,但未必熟悉中文的表达和书写;二、徐光启尽管熟悉中文,但却少有数学基础 。查徐光启生平,在1606年之前,他学习过四书五经、兵书、农书和医书等,但天文历算方面的书却未涉及过 。所以这个时候,双方不得不都十分努力 。据载,此时他们曾多次向周围的人请教 。这些人中,有当时在北京的庞迪我神父和熊三拔神父,有常来探讨学术和教义的杨廷筠、李之藻、叶向高、冯应京、曹于汴、赵可怀、祝宰伯、吴大参等人 。特别是两位神父,其始终在场 。从这里说,这部《几何原本》的翻译其实凝聚了很多人的工作,是多人合作的结果 。
道路虽然艰难,但最后他们还是走下来了 。到了1607年春天,他们译出了《几何原本》前六卷 。
对于翻译的成功,利玛窦很高兴 。他高度赞扬了徐光启,他说他聪明好学,经过了不长一段时间的学习,就能用清晰优美的中文来写他所学到的一切东西了 。徐光启则高度评价了利玛窦,说利玛窦勤奋、认真,由此我也不敢怠慢等等 。另外,利玛窦也提到了我们的汉语,他说:“这里也指出,中文当中并不缺乏成语和词汇来恰当地表述我们所有的科学术语 。”
前六卷翻译完成之后,徐光启曾要求继续翻译,将后面的九卷也翻译出来,但利玛窦拒绝了 。之所以如此,目前有多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利玛窦根本不想翻译,其本质的目的是在中国传教,非科学传播 。翻译完了前六卷,其已感到没必要再继续下去了 。第二种说法是后面的九卷涉及到了立体几何和数论等知识,比较繁难了,所以就此罢手了 。第三种说法是利玛窦想停一下,先看看发行之后的效果如何,然后再翻译后面的 。第四种说法是利玛窦根本不懂后面的内容,由此,他宁可转向去翻译《测量法义》,而决不再继续了 。
以上四种理由似乎都有道理,特别是第四种 。它是通过对照利玛窦在罗马学院的课程表和利玛窦的学习情况得出得来 。在当时的罗马学院中,的确有《几何原本》的学习计划,但那是分两次完成的,第一次在二年级,学习前六卷,第二次在最后年级,学习后九卷 。可是利玛窦急于到中国来传教,没有学习最后的课程就离开了 。其后,利玛窦忙于各种教务,再也没有过学习后九卷的时间和机会 。所以,其不熟悉后面的内容是很有可能的 。
尽管如此,利玛窦对我国数学发展做出的贡献还是很大的 。他和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是第一个内容较多且正式的中文译本,其简练、准确、图文并茂 。梁启超曾评价它为:“字字精金美玉,是千古不朽的著作 。”在这里他们创造了许多数学概念,如点、线、面、平面、曲线、曲面、直角、钝角、锐角、垂线、平行线、对角线、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圆心、平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斜方形(菱形)、相似、外切、几何等等 。这些概念一直使用到今天 。并且,其一改中国古代数学书籍编写方式,引入了公理化方法,使用了证明等 。这些做法,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得当时一大批学者倾服 。明末名将孙元化(也是徐光启的学生)在学习了《几何原本》之后,连出《几何体论》、《几何用法》和《泰西算要》三本研究著作 。到了清初,这类书就更多了,如1611年方中通出版了《几何约》,1679年李子金出版了《几何易简录》,1692年梅文鼎出版了《几何通解》,1700年杜知耕出版了《几何论约》等 。
- 爱的被告是什么电视剧
- 强烈推荐《中国哲学简史》的四个理由 好书推荐中国之最推荐理由
- 3亿港币落锤北宋汝瓷,刷《梦华录》,赏我宋朝五大著名瓷窑之最 古玩拍卖历史之最
- 《莺莺传》张生为何对崔莺莺薄情始乱终弃?
- 中考满分作文《最美的遇见》优秀范文4篇 世界之最征文
- 《深海》看懂的人要经历多少苦难 大鱼世界之最
- 纪录片《敦煌》:一个令人震惊的故事 纪录片中国之最敦煌
- 清晨读书《生命能量卡》\u0026g;阅读连接卡\u0026g;详见图一 中国之最读书卡怎么写
- 那些您不知道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一 最早的吉尼斯记录
- 周瑜的能力其实完虐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