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小浪底:见证千年大河之变 小浪底6个中国之最

小浪底水利枢纽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其大坝截流后,晋豫黄河峡谷与库区的西霞湖、大坝湿地公园、张岭半岛度假区、黄河三峡等20多个风景点及雄伟的水库大坝交相辉映,形成湖光山色、千岛星布、“高峡出平湖”的自然景观,使得小浪底水库同时成为由山水自然风光和水利工程组成的大型旅游区 。图为成就展上,一群学生驻足小浪底沙盘前,感叹工程的壮丽与秀美 。中国经济导报采访人员苗露/摄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采访人员公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千百年来,滔滔黄河水呈“几”字形贯穿中华大地,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传承着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 。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上,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沙盘模型真实再现了这座跨世纪的治黄工程原貌,让无数经过的参观者为之驻足,赞叹 。沙盘前,一种与母亲河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牵挂和羁绊,在诸多参观者庄重的注目中滋生、回荡、升华……
自古以来,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闻名于世 。历史上,黄河曾决口1590次,改道26次,并因此而造成巨大的灾害,令沿岸的百姓苦不堪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座座治黄水利工程拔地而起,令如今的黄河岁岁安澜,沿黄地区发展呈现勃勃生机 。这其中,小浪底工程堪称标志性工程,其投运以来,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保障黄河中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生态与环境做出了重大贡献 。举例来看,首先,小浪底水库设计防洪库容40.5亿立方米,与三门峡、陆浑、故县水库联合运用,并利用东平湖分洪,使黄河下游防洪标准在一定时期内基本达到千年一遇 。其次,小浪底水库对下游河段的城市生活和工业的供水、天津市的城市用水、河北省的白洋淀和大浪淀水库补水、保证利津断面的最小生态流量、向海口河段的鱼类提供繁衍用水等方面的作用巨大,提高了下游4000万亩耕地的灌溉用水保证率,改善了下游的灌溉引水条件 。还有,通过小浪底水库拦沙和调水调沙运用,可减少下游河床淤积78亿吨,使下游河床20~25年基本不淤积抬高等 。
多数人或许并不知道,这座造福子孙万代的治黄工程,是公认的世界水利水电建设史上最复杂的工程之一,曾被被中外专家认为是最富有挑战性的重大课题 。中国经济导报采访人员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当初兴建小浪底工程面临着世界水电建设史上少见的技术难题——如黄河多沙可谓是世界之冠,水库设计要同时解决好长年保持有效防洪库容和调水调沙减少下游淤积的问题;坝址处极为复杂的地质条件带来的坝基深覆盖层防渗处理,坝址左岸单薄分水岭处理;大跨度隧洞群的安全施工等 。
1991年9月1日,小浪底前期工程宣布正式动工 。在施工过程中,建设者们广泛吸收和汲取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中的许多经验,特别是汲取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建设经验,将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与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具体情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开放性、创造性地进行工程施工,克服重重难关,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技术成就 。2009年4月,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正式通过国家验收 。在当时就有水利专家评价:“小浪底水利枢纽的胜利建设及有效运行,是治黄工程的重大成就 。”如今,小浪底水利工程巍然耸立于豫西山地的最后一段峡谷,成为黄河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 。
小浪底不“小”——它的诞生是我国治黄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缩影” 。据数据统计,目前黄河流域内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3147座,总库容574亿立方米,引水工程4500处,提水工程2.9万处;在黄河下游,还兴建了向两岸海河、淮河平原地区供水的引黄涵闸94座,为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 。黄河流域及下游沿黄地区灌溉面积由1950年的1200万亩,发展到1.07亿亩,在约占耕地面积45%的灌溉面积上,生产了70%的粮食和大部分经济作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 。黄河还为两岸重点工业基地、大中城市提供了宝贵的水源,如引黄济青为青岛市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引黄济津缓解了天津市缺水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