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记忆渣子山响水湾曾是大名鼎鼎的繁华重镇-----坊子老镇 坊子历史之最有哪些人

坊子,曾是大名鼎鼎的繁华重镇,胶济线上的大站,历史上的战略要地 。德国,日本都在这里掠夺过煤炭资源,并留下不少风格各异的建筑群,有特殊的历史文化象征 。街道东西朝向,由北向南排列成一二三四五六马路,后来开发出七八马路 。启蒙教育了无数人才的三马路小学还可以闻出旧时的味道 。城市改革坊子划区,日新月异的建设,却几乎把坊子街里五马路以北原封原貌地保留了下来 。
岁月将记忆里的多少东西都改变了,包括道德信念,可是,这片古色古香的小街人家,一下子能把人坠回到记忆的隧道里 。
一马路,还是那高高的门台阶,就想起童年的下雨天,小河般欢快的急流 。二马路,错落有致,穿插着许多胡同过道,各家喜欢门前种花栽树,一年三季有鲜花开放 。三马路是过去的文化商业中心,有文化馆、书店、小人书馆、医院 。车站下的安丘路,集照相馆、邮局、澡堂子、饭馆、旅店于一身,可谓车水马龙 。
至今,黄花已落,悄然归寂 。几家国营时期的商店,好像没落的大家闺秀没了光彩 。车站下、裤裆街、安丘路、小家小户小过道,说不出的恬淡、宁静、安逸 。这里没有工厂机关,也少有外来穿梭的人群,没有喧闹……买菜买午地还要上集市,五马路开外才显得有些兴隆热闹 。
火车改线;八九医院迁址;老牌酒厂冷落;煤矿不再辉煌!以六条马路成名的坊子街里,被奔向新生活的人们渐离渐远,悄悄地淹没了它曾有过的繁华,还于静寂,却到处留下昔日的梦恋 。空旷荒凉的灯光球场,曾是方圆十几里人每周能看得上一场露天电影的地方 。德国造小楼房,散落在已荒凉的“八九医院”的各个院落里,煤矿也保留一些这种建筑 。车站、东大桥、四十间房、红房子……它们无声地眷恋着过去的故事,有意无意地为后人诉说历史,感怀岁月 。
今晚放映电影
灯光球场是八九医院地盘,六七十年代,是最突出军民鱼水情的场所 。
今晚放映电影 。医院内部和路口早早贴出告示,人们见了马上奔走相告 。看电影是最令人兴奋的大事,吃过晚饭,性急的天还大亮就急忙忙地占地方,选位置,天待快擦黑的时候,人们扶老携幼纷纷走出家门,肩抗手提着大小板凳,熟识的相互打着招呼,向灯光球场涌来,方圆十里的村民也闻讯而来 。
最热闹是夏天,老人摇着蒲扇,给孩子捎上甜水 。卖冰棍的有推着四轮车的小脚太婆,背着箱子乱串的半大小子,自行车带着的是善跑远徒的中青年人,纷纷抓住这大好时机,热情的叫卖 。早来晚到的呼朋唤友声此起彼伏,能够靠近放映机是孩子们心中莫大的幸福 。放映机前面的中心地带是留给解放军战士的,几排连椅给领导们坐,家属和地方的百姓自我选址 。从往架子上搭幕布,孩子们就开始兴奋的唧唧查查,钻进拱出的嬉闹,试光灯一打,手影高手便各显神通,一会儿是伸出舌头的狗吠叫状,站立枝头的鸟,振翅飞翔的大雁……争抢着出现在幕布上,这场序曲一般会引起无数声的欢叫和表演者的得意 。
电影正式放映之前,一般要来几段《新闻简报》,穿插幻灯,喧嚣声逐渐静下来,人们津津有味专注地欣赏着工农业各条战线上的欣欣向荣景象,目睹国家领导人的丰姿 。有时加演动画片,翻来覆去的就那几部《半夜鸡叫》《红军桥》《小号手》等,不管怎么放也看不烦,深深烙印在那代人的脑子里了 。放映中,喇叭里时不时地传出找人的通知:某某某有人找,请马上回去 。
无论什么电影都是立体式观看 。映幕跟前就地而坐的,蹲着的,小板凳大板凳坐的,站立的,踩凳子上的,骑自行车赶来站架子上的,墙头屋顶树叉上的,十二分的关注认真,只在换片时才有稍微的骚动 。直到现在人们怀起旧来,无不对那个电影时代感慨万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