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门阀政治之大变局时代的现实映照 二 收割世界之最

【东晋门阀政治之大变局时代的现实映照 二 收割世界之最】二、拨开时代的迷雾
时间来到1600年后的今天,相信疫情这三年越来越多的人觉得生活艰难,向上通道无望,迷茫又无助 。一些年轻人开始摆烂,刚毕业的大学生一窝蜂的考公考编,35岁左右的职场人士直接被优化,人生的路该去往何方,这是困扰很多人的现实难题 。
如果我们用更宏大的视角看待这些问题,或许能拨开时代的迷雾;如果还能具体入微的在某个领域日拱一卒,应该可以在时代浪潮的席卷下保持自身的节奏,不必整日处在焦虑中 。
(一)旧秩序的搭建
1972年尼克松访华,这标志着中国在世界上被孤立的局面开始迎来了转折 。这一时期因为尚未掀起工业化、城市化的浪潮,不少国人的生活半径不超过方圆十里 。务农的务农,工厂上班的上班,人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都是在既定的生活轨道上展开 。
一个很直观的印象:当我们翻看那个年代的老照片,目之所及的基本是黑灰色调的衣服 。有序且单调可以说是那个年代的代名词 。当然,因为没有开展轰轰烈烈的工业化、城市化,受限于当时的生产力,七十年代的人们也不会有琳琅满目的商品可供选择,更不会有去沿海发达地区打工的机会 。时代给了这代人制式单一,也抹去了他们择业、房贷、婚育等一切有关物质差距带来的困扰 。
国际关系上彼时的美国政治上需要拉拢中国围堵苏联,经济上也需要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来为本国的资本服务,由此便开启了长达四十年的中美蜜月期 。无论是苏联解体、海湾战争这样的地缘动荡,还是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南海撞机事件引发的摩擦,中美关系的主线始终是在美国主导的世界游戏规则里主宾有序、和而不同 。
真正让中国迎来飞速发展的是2001年加入WTO以后外向型经济的拉动,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在21世纪的前十年一度占到GDP的三成以上 。也就是说,当时中国经济体量的三分之一都是与外贸相关的产业 。
也正是在千禧年前后,一个新的三维国家格局在逐渐形成 。
处在金字塔顶端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消费国,这些国家通过占据高端产业链,如精密制造、生物医药、金融服务来攫取大量的超额收益,然后以较低的成本购买中国人民勤恳制造出来的商品或从沙特、俄罗斯购买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处在中间层的是资源供应国,即沙特、俄罗斯、刚果等具有先天资源禀赋的国家,它们躺在布满能源矿藏的土地上,主要靠出卖资源维持国家运转;最底层的就是中国这类低端制造业加工国,通过举国996加班的方式生产出大量质优价廉的生活必需品,然后出口至西方发达国家来赚取外汇 。
这第三类国家里也只有中国扛住了数轮美元的潮汐式收割,通过外部矛盾内化转移的方式忍辱负重地实现了快速崛起,这种矛盾内化转移并且稳着陆与中国幅员辽阔、城乡二元化发展密不可分 。
上面说的有点学术化了,总之21世纪初的世界格局大体如此,国家间分为三个梯队,我们处在国际分工的第三梯队,无法像第二梯队的资源国靠卖能源矿产为生,那就只能调动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智慧,从低端制造业起步稳扎稳打靠实业立国 。
这一时期,普通人能感受到的中国内部变化有几点:因为发展外向型经济,以消费主导的欧美发达国家订单多,外贸出口行业比较好做 。内陆省份很多人会去沿海城市打工,虽然工作辛苦,但经济在高速增长,蛋糕不断增大,对应着收入增加、物质条件改善,不愉快的事情被掩盖,内卷也没那么严重 。工业化、城市化在这一时期兴起,全国范围内掀起拿地盖楼潮,买房还贷的概念开始普及 。一些早期赚到第一桶金的人开始寻找资产增值的投资渠道,于是炒房、炒股、炒能源矿产的热潮在小部分人中开始蔓延,贫富差距开始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