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安逸郫都”文化底蕴 四川历史文化之最( 四 )


郫都文学遗产多种多样 , 境内有多种多样的文学遗产 , 包括诗、词、楹联、赋、文、碑记等 。与郫县历史文化有关的诗词 , 有唐代李白的诗《宣城还见杜鹃花》 , 唐代温庭筠的词《河渎神》 , 唐代陆龟蒙的诗《吟杜鹃》 , 宋代张俞的诗《蚕妇》 , 唐代杜甫和宋代范成大有关吟诵郫筒酒和安德樱桃村的诗等 。
楹联方面 , 望丛祠内最有代表性的 , 一为“蜀国破天荒忆冠裳让后水土平初一德君臣三代远 , 巴人悲地载倘花凤来时杜鹃啼处千秋风雨二陵多” 。二为“—代勋名高禹绩 , 千秋揖让运虞廷 。”扬雄墓地上有代表性的 , 为“文高西汉唯玄草 , 学继东山是法言 。”子云亭上有代表性的 , 为“高文不让贤臣位 , 胜迹曾传陋室铭 。”赋、文、碑记方面最有代表性有唐代李德裕的《画桐花凤扇赋》 , 宋代张俞的《蜀望丛帝新宿碑记》 , 宋代侯溥的《汉大司何公庙堂记》、清代张成行的《司马温公祠堂记》等 。
非遗传统工艺——郫都“三绝”
郫都独特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 , 形成以望丛文化、农耕文化、扬雄文化、川菜文化等为代表的文化基因和文化符号 , 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城市文化特色 。这些历史文化积淀是一座城市的宝贵财富 , 也是天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浓郁馥香的郫筒酒、非遗文化的蜀绣、“川菜之魂”的郫县豆瓣 , 堪称郫都“三绝” 。
据文献记载 , “成都府西五十里 , 曰郫县 , 以竹筒盛美酒 , 曰郫筒 。”据《郫县志》记载:“山涛晋初为郫令 , 常刳竹筒酿酴酒 , 郫筒之名由是而起 。”据说郫都的郫筒酒就是山涛所创 。传说山涛在偶然之间发现 , 把郫都出产的美酒存储在竹节之中 , 然后以藕丝和蕉叶进行包裹和填充 , 就能让酒与这些大自然最好的馈赠发生一个奇妙的化学反应 , 然后发酵出清香自然、无以伦比的美酒 。于是 , 山涛就用这种独特的酿酒方式 , 创造出了日后名满天下的郫筒酒 。
蜀绣 , 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关于蜀绣最早的记载见于西汉扬雄的《蜀都赋》:“丽靡螭烛 , 若挥锦布绣 , 望芒兮无幅 。”据《后汉书》记载 , 蜀地已是“女工之业 , 覆衣天下” 。晋代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中称蜀绣可视为“蜀中之宝” , 充分说明蜀绣作为地方工艺品的珍稀独特 。据《元和郡县志》记载 , 在唐代 , 郫筒酒、安靖刺绣就作为贡品进入宫廷 , 成为皇帝奖赏功臣的主要物品 。
“郫县豆瓣”创始于清康熙年间 , 清朝嘉庆九年 , 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郫县豆瓣无论是酿制工艺还是风味特点 , 都在不断的变化 , 郫都人从来没有停下创新和创造的脚步 。而作为一个道法自然 , 美味天成的杰作 , 郫县豆瓣本身所蕴含的文化精髓也渐渐被更多的人所认识 , 因为它不仅保留和发展了中国饮食文化中独特的发酵技术 , 集天地之灵气 , 吸日月之精华 。同时 , 还把回归大众、回归自然、回归民间的平民化、家常味菜系传承和发扬了下来 。郫县豆瓣不单单是一种最中国的味觉记忆 , 它还是中华文明包容与融汇的最好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