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桥


特大桥

文章插图
特大桥【特大桥】特大桥(grand bridge)是指多孔跨径总长大于1000m或单孔跨径大于150m的公路桥樑,桥长大于500m以上的铁路桥樑 。
基本介绍中文名:特大桥
外文名:grand bridge
桥长:公路大于1000m,铁路大于500
单孔跨径:公路大于150m,铁路未要求
大桥类型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涵洞划分1、 从多跨桥长L划分:小桥:8m≤L≤30m,中桥:30m<L<100m,大桥:100m≤L≤1000m 特大桥:1000m<L2、从单跨跨径a来划分:涵洞:L<5m 小桥:5m≤L<20m,中桥:20m≤L<40m,大桥:40m≤L<150m 特大桥:150m<L3、隧道划分:特长隧道:3000m<L 长隧道:1000m<L≤3000m中隧道:500m<L≤1000m 短隧道: L≤500m注意:中桥:单跨20m≤L<40m或多跨30m<L<100m作用特点建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跨水或者越谷的交通,以便于运输工具或行人在桥上畅通无阻 。若从其最早或者最主要的功用来说,桥应该是专指跨水行空的道路 。故说文解栏位玉裁的注释为:“梁之字,用木跨水,今之桥也 。”说明桥的最初含意是指架木于水面上的通道,以后方有引伸为架于悬崖峭壁上的“栈道”和架于楼阁宫殿间的“飞阁”等天桥形式 。
特大桥

文章插图
特大桥中国山川众多、江河纵横,是个桥樑大国,在古代无论是建桥技术,还是桥樑数量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千百年来,桥樑早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但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在地理气候、文化习俗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因此,各自立足于自己的实际条件和根据自己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遂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桥樑形式,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体说来大致有如下特点:地域性中国土地辽阔,南北之间和东西之间的桥樑,受所在自然地理和人文社会的影响,因地制宜,都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风格和特色 。如北方中原地区,黄河流域,地势较为平坦,河流水域较少,人们运输物资多赖骡马大车或手推板车 。因此,这里的桥樑多为宽坦雄伟的石拱桥和石樑桥,以便于船只从桥下通过;西北和西南地区,山高水激、谷深崖陡,难以砌筑桥墩,因此,多採用藤条、竹索、圆木等山区材料,建造绳索吊桥或伸臂式木樑桥;岭南闽粤沿海地区,盛产质地坚硬的花岗岩石,所以石桥比比皆是;而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因竹材丰富,便到处可见别具一格的各式竹材桥樑 。从桥樑的风格上看,北方的桥如同北方的人,显得粗犷朴实;南方的桥也同南方的人,显得灵巧轻盈 。当然,这跟自然地理也有极大关係,如北方的河流因水流量起伏变化很大,又有山洪冰块冲击,故桥樑必须厚实稳重;而南方河流水势则较平缓,又要便于通航,故桥樑相对较纤细秀丽 。多样性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地大物博,山河奇秀,南北地质地貌差异较大,因此对建桥的技术要求也高 。大约在汉代时,桥樑的四种基本桥型:梁桥、浮桥、索桥、拱桥便已全部产生了 。这四种桥根据其建筑材料和构造形式的不同,又分别演化出:木桥、石桥、砖桥、竹桥、盐桥、冰桥、藤桥、铁桥、苇桥、石柱桥、石墩桥、漫水桥、伸臂式桥、廊桥、风雨桥、竹板桥、石板桥、开合式桥、溜索桥、三边形拱桥、尖拱桥、圆拱桥、连拱桥、实腹拱桥、坦拱桥、徒拱桥、虹桥、渠道桥、曲桥、纤道桥、十字桥,以及栈道、飞阁等等,几乎应有尽有,什幺形式的古桥,在我国都能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