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销量排名,拥抱一、二类烟主导的时代

今年前两个月,全国销量前10位产品合计销售283.4万箱,同比增长3.9%,市场份额达到26.7%,进入前10位的门槛——也就是「中华(软)」销量——达到15.8万箱;销量前20位产品合计销售405.6万箱,同比增长2.0%,市场份额达到38.3%,进入前20位的门槛——也就是「黄金叶(硬红旗渠)」销量——达到9.8万箱 。

新的销量排名,拥抱一、二类烟主导的时代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019年1-2月销量前20位产品排名,单位:万箱
在整体面上的增长之下,销量前10位产品——8增2降——增的是一、二类烟,降的是「云烟(紫)」、「红塔山(软经典)」两支三类烟,而且减量都超过了万箱以上 。销量前20位产品——13增7降——降的是也全部是三类烟,而进入前20排名的三类烟也仅仅「贵烟(硬黄精品)」、「泰山(红将军)」、「红塔山(硬经典100)」保持了轻微增长 。
看似波澜不惊,实则风起云涌 。
和2018年同期相比,「芙蓉王(硬)」从第2位跃升到第1位,「云烟(软珍品)」、「中华(软)」分别前移两位位列第9位、第10位,「黄山(新制皖烟)」大幅前进了4位;排名下降最多的分别是,「云烟(紫)」退到了第2位,「南京(红)」从第9位下滑至第12位,「双喜(软经典)」、「红塔山(硬经典)」、「黄金叶(硬红旗渠)」也分别下滑了1位 。

新的销量排名,拥抱一、二类烟主导的时代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018年销量前20位产品排名,单位:万箱
和2015年相比,排名的变化更加强烈和明显,彼时「白沙(硬)」、「红梅(软黄)」这两支四类烟还在销量前10位序列,前20位销量排名中的四类烟还有「黄山(硬一品)」、「哈德门(精品)」、「白沙(软)」,占据了四分之一的席位 。今天位列前10位的「黄鹤楼(软蓝)」彼时不过堪堪20位,「南京(炫赫门)」还进不了前20位 。

新的销量排名,拥抱一、二类烟主导的时代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015年销量前20位产品排名,单位:万箱
相比排名的变化——销量增长的快慢来得还要更加突出——今年1、2月份,前20位规格中增量最多的分别是「芙蓉王(硬)」、「利群(新版)」、「黄鹤楼(软蓝)」、「南京(炫赫门)和「玉溪(软)」,即便考虑到元春季节消费升级的因素,高结构产品更快的增长速度、更高的市场份额也早已是大势所趋,曾经担纲主力的三类烟只有接受增减皆不随心的现实 。
以为水涨船高?却是此消彼长 。
如果用销售收入进行产品排名,还可以得到与之相呼应的更多发现 。今年前两个月,全国收入前10位产品合计实现销售收入1450亿元,收入前20位产品平均收入达到1849亿元 。与销量前10位、前20位产品相比,平均销量分别是28万箱:27万箱、20万箱:18万箱;平均销售收入分别是141亿元:145亿元、86亿元:92亿元。
2019年1-2月销售收入前20位产品排名,单位:亿元
实际上,不管用销量又或者销售收入进行排名,一、二类烟都已经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销量前10位产品一、二类烟的数量达到8个,前20位产品达到10个;销售收入前10位产品一、二类烟的数量达到9个,前20位产品达到17个 。在从大到强与先强后大之间,曾经以为的殊途同归,最后却是背道而驰 。
更大的背景是,一、二类烟正在不断占据绝对的市场主导和价值支配 。继2018年销量分别达到1120万箱、800万箱,合计市场份额突破40%之后,一、二类烟在今年前两个月分别增加41万箱、35万箱达到354万箱、215万箱,市场份额更是突破50%达到53% 。已是半壁江山市场份额的一、二类烟,为行业提供了销量与价值的双重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