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画家王原祁有哪些传世作品王原祁画作特点鉴赏

王原祁,男,出生于1642年,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字茂京,号麓台,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孙 。康熙九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人称王司农 。以画供奉内廷,康熙四十四年奉旨与孙岳颁、宋骏业等编《佩文斋书画谱》,五十六年主持绘《万寿盛典图》为康熙帝祝寿 。擅画山水,继承家法,学元四家,以黄公望为宗,喜用干笔焦墨,层层皴擦,用笔沉着,自称笔端有金刚杵 。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并称"四王",形成娄东画派,左右清代三百年画坛,成为正统派中坚人物 。享年七十四 。
王原祁的生平简介
王原祁既承董其昌及时敏之学,又受清代最高统治者之宠,山水格局面目影响后世,弟子颇多,形成娄东派,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合称"四王",加上吴历、恽寿平又称"清六家" 。
登第后,专心画学 。山水能继祖法,而于黄公望浅绛尤为独绝 。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书卷之气盎然楮墨外 。在"四王"中,王原祁年纪最小,但成就最高 。王鉴见之谓时敏曰:"吾二人当让一头地 。"时敏曰:"元季四家首推子久(黄公望),得其神者惟董思白(其昌),得其形者吾不敢让,若神形俱得,吾孙其庶乎?"鉴深然之 。时虞山王翚以清丽之笔,名倾中外,原祁则以高旷之品突过之 。客有举翚画为问曰:"太熟 。"复举查士标为问曰:"太生 。"盖以不生不熟自处也 。尝自题秋山晴爽图卷略云:"不在古法,不在吾手,而又不出古法吾手之外 。笔端金刚杵,在脱尽习气 。"观此语其所至可知矣 。康熙朝原祁以画供奉内廷,鉴定古今名画,四十四年(1705年)擢侍讲学士,转侍读学士,直南书房,充佩文斋书画谱纂辑官 。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并称"四王" 。按原祁承董其昌及时敏之学,受清最高统治者之宠,肆力山水,领袖群伦,影响后世,形成娄东派,左右清代三百年画坛,成为正统派中坚人物 。所惜一生只知临模黄公望,笔墨钝滞,格局平庸,遂造成陈陈相因,千篇一律,无复清新气象 。清代山水画衰弱,此为一大原因 。卒年七十四(一作七十) 。着雨窗漫笔、扫花庵题跋 。
王原祁的传世作品
传世作品有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作《仿高房山云山图》轴、四十二年(1703年)作《仿黄公望山水图》轴,现藏上海博物馆;三十九年(1700年)作《夏山图》轴藏广东省博物馆;四十年(1701年)作《子久画意图》轴、四十四年(1705年)作《清溪绕屋图》轴藏南京博物院;四十四年夏日作《山水图》轴藏美国高居翰景元斋;四十八年(1709年)作《秋林叠□图》轴藏故宫博物院;四十九年(1710年)作《西岭云霞图》卷藏辽宁省博物馆;五十三年(1714年)作《晴窗秋色图》轴藏香港刘均量虚白斋;《仿梅道人秋山图》轴、《江乡春晓图轴》藏苏州市博物馆;《仿巨然山水图》轴藏沈阳故宫博物院 。著有《雨窗漫笔》、《罨画集》、《麓台题画稿》等 。
【清初画家王原祁有哪些传世作品王原祁画作特点鉴赏】王原祁的绘画风格
在绘画方面他得到祖父和王鉴的传授,喜欢临摹五代至元代时期(公元907--公元1368年)的绘画名作,绘画风格主要受元代(公元1279--公元1368年)黄公望影响 。在技巧方面,他作画时喜欢用干笔,先用笔,后用墨,由淡向浓反复晕染,由疏向密,反复皴擦,干湿并用,画面显得浑然一体 。除了会画画,他还编写画论,比较著名的有《雨窗漫笔》和《麓台题画稿》 。王原祁还擅长做诗,作品有《罨画楼集》3卷 。
王原祁承董其昌及时敏之学,受清最高统治者之宠,肆力山水,领袖群伦 。影响后世,形成娄东派(王原祁是江苏太仓人,太仓也称娄东),左右清代三百年画坛,成为正统派中坚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