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吴三桂的命运和悲剧:先降李后又降清

无论对于东方或西方历史,1644年都可谓决定命运走向的一年 。史书上这一年纪年有崇祯十七年、永昌元年、顺治元年,此外还有一个地方政权大西朝大顺元年 。《明史》记载,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国,国号大顺,改元永昌 。7天后,李自成就率领百万大军出西安,渡黄河,分兵两路长驱北京 。此时关外清军数十年的袭掠已经让明王朝北部边防摇摇欲坠,而1641年明朝又遭遇“三百年来未有之饥荒,父子相食”的境况 。1644年一年之内,紫禁城的龙椅上坐过三个皇帝,直接促成这一历史的人物,正是吴三桂 。
“少年悬印”
吴三桂能够成为影响历史的人物,不得不追溯他的发迹史 。其父吴襄为明将,而吴三桂在十六七岁时就应试武功并中得武举,《庭闻录》里说他“自少为边将” 。他的教师陈邦选也说他“少年悬印” 。史书说吴三桂勤于读书习武,“终日无惰容” 。他年少读《汉书》,被“仕宦当作执金吾,取妻当得阴丽华”这两句话深深打动 。清史研究著名专家李治亭认为,吴三桂能够迅速升迁,乃由于他家与关东豪族祖大寿一家有亲戚关系 。
吴三桂的家庭背景和非凡天资,终于让他在崇祯五年(1632年)20岁就荣升为游击将军 。虽然明清正史从无记载,但是《庭闻录》、《吴三桂记略》和《平吴录》都曾记载吴三桂“少年救父”的“忠孝”事迹,说吴三桂在数万清军的围困中,率数十家骑出城成功救父并受伤 。如果这一历史属实,那应该是在崇祯三年,皇太极第一次率领大军绕道蒙古入关,祖大寿应朝廷之命支援,在建昌(今辽宁凌源)与皇太极部相遇 。当时吴三桂父亲吴襄率骑兵侦察被清军围困,吴三桂此举可以说无愧“忠孝”二字 。
自努尔哈赤起兵反明,高迎祥、李自成起兵举义后,明朝的精兵良将已经在长期战争中丧失殆尽,最优秀的军事人才在崇祯皇帝的猜忌和文臣党争中也逐一凋零 。然而吴三桂却是一个例外 。崇祯四年(1631年),吴襄在皇太极于8月发动的大凌河之役中,在增援大凌河战斗中因逃跑而导致全军溃败,遂被削职,但吴三桂仍然被朝廷留在军中供职 。《明清史料》记载,崇祯十二年,吴三桂在27岁时被任命为宁远团练总兵,至此效力朝廷更倍于前 。在次年五月与清兵在杏山的遭遇战中,吴三桂一得到警报,立即出动3000人马“长驱直过杏山”,“与贼血战” 。最后他奏报战斗“大获全胜” 。
《明史》记载了此后的松山、杏山战斗中,吴三桂部“胆勇倍奋,士气益鼓”,“凡三战,松山、杏山皆捷” 。在锦州被围之际,吴三桂在众运粮官“惊心奴儆”的情况下,亲自“督运米车”,成功躲过清军的监视,在春节期间将粮食运入锦州 。《明档》记载他自当总兵后“忠可炙日,每逢大敌,身先士卒,绞杀虏级独多” 。
从降李到乞兵的剧变
明人看重“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在与清军抗战的最前线宁远,城内至今保存着祖大寿兄弟在明帝批准下修建的雄伟石坊 。上面“忠贞胆智”、“登坛骏烈”所赞颂的,正是在抗清前线与清军死战数十年,被俘降清,之后反清投明,最后再次在绝境中无可奈何就缚于清军的祖氏兄弟 。与祖氏兄弟相比,吴三桂显示出更大的矛盾性 。他曾冒死杀入清阵拯救父亲,却也能“冲冠一怒”而与父亲的生命决裂;他曾在与剽悍的八旗兵作战中赢得明清双方赞颂,却也会在决定两国命运的决战中抛弃恩师统帅全身而退;他曾在锦州城下用对清兵的战斗来回应恩主加亲戚的祖大寿来信招降,表现出在明王朝危难时刻对朝廷的忠诚 。于是李自成试图以政治方式招降吴三桂,曾“令诸将各发书招三桂”;在三月底携带四万两白银前往山海关,赏赐已经14个月没有军饷的吴部;并再次派人“携带万两白银和黄金千两给吴三桂,并发书封侯”;同时令吴三桂父亲吴襄写信招降吴三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