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李光弼唐朝名将李光弼的功绩有哪些

如何评价李光弼?唐朝名将李光弼的功绩有哪些
【如何评价李光弼唐朝名将李光弼的功绩有哪些】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 。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 。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参与镇压浙东袁晁领导的农民军 。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素与李光弼不睦,光弼晚年为宦官所谗 。病死徐州,年五十七岁 。追赠司空、太保,谥曰武穆 。李光弼墓,在富平县觅子乡别家村西北约1公里处 。
李光弼是中唐出色的统帅、军事家,与郭子仪先后出任朔方节度使,天下兵马副元帅,是平息安史之乱的主帅,被加宰相,位至三公,封为临淮王,“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八列传六十一)名气没有郭子仪大,但军事才能不在郭之下 。史家评论,“自艰难以来,唯光弼行军治戎,沉毅有筹略,将帅第一 。”(《册府元龟》卷393《将帅部》)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军事家、大将孙武、吴起、韩信、白起等比起李光弼,“或有愧德” 。
出奇制胜
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及部将史思明反叛,郭子仪欣赏李光弼的军事才能,向唐玄宗推荐他,玄宗诏李光弼摄御史大夫,持节河东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兼云中太守,后又加魏郡太守、河北采访使 。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充分表现了他的军事才能 。他的第一个目标是为大唐收复常山郡(今河北正定),该郡地处叛军南北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李光弼率领朔方军五千人进攻常山,当地团练兵将自己的将领史思义绑来投降,李光弼善待思义,亲自为其松绑,使他真心归顺,供出叛军动向 。次日,史思明率二万骑兵直压常山城下,李光弼向史思义问计,史思义说:“今军行疲劳,逢敌不可支,不如按军入守,料胜而出 。虏兵炎锐,弗能持重,图之万全 。”李光弼接受了降将史思义意见,守城不出,把军队分成四对,以劲弩五百连番射敌,叛军死伤惨重,退兵 。当叛军在野外吃饭时,李光弼派轻骑数千,突然袭击,一举消灭叛军五千,收复常山郡九县中的七县 。十月,郭子仪率军来常山与李光弼会师,在嘉山与叛军决战,大破之,斩首四万,俘千余人 。
太原之战
公元756年(至德元年)七月,唐肃宗在灵武即位,下诏命郭子仪和李光弼率军到灵武,在灵武召见了李光弼和郭子仪,授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节度使如故,又特命他为北都太原留守 。李光弼奉命由灵武率军五千赴太原,继续征讨叛军,李光弼指挥的“太原之战”,是唐军取得的平息安史之乱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
公元757年(至德二年)正月,史思明、蔡希德发兵十万进攻太原,并企图占领太原后,由北道夺取灵武 。当时太原尹李光弼手中只有一万人,太原城方圆四十里,由于李光弼治军严整,与将士同甘共苦,令行禁止,士兵严守,史思明无隙可击 。在兵力悬殊情况下,李光弼一面防御固守,一面守中有攻 。他让战士从城中挖地道通城外,打击敌军,此是中国最早的地道战;他还在城上安装石炮(抛石器)击毙叛军十分之二三;地道后来挖到史思明大营,俘斩叛军一万多人 。叛军内讧,安庆绪杀父安禄山,自立为帝,史思明退兵范阳,蔡希德因疲惫不堪而败军 。
同年二月,李光弼率敢死队向敌军发动进攻,歼敌七万多人,太原之战”取得完全胜利 。太原之战是平乱战争第一次重大胜利和重要转折点,是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典型战例 。李光弼充分发挥了军事才能,此战为后来胜利收复两京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胜利消息传到灵武,唐肃宗下诏奖赏李光弼,加司空、兼兵部尚书,仍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为魏国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