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的迥异结局

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的迥异结局
【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的迥异结局】郭子仪、李光弼俱为唐朝中兴名将,若论战功、军事造诣,李光弼可能要更出色一些,史家公认李光弼“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 。但若论统御部下、为人处世,则郭子仪更胜一筹 。正是因此,二人的人生结局堪称迥异,一个是“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一个则是疑惧重重、最后郁郁而终 。
1、中兴名将
郭子仪(697—781),出身官宦人家,但大器晚成,安史之乱的前一年(754),57岁的郭子仪才做到朔方节度右兵马使 。由于次年安禄山造反,郭子仪才得以充朔方节度使,独当一面 。
李光弼(708—764)本是契丹族,其父原为契丹酋长,归唐后英勇战死 。烈士后代李光弼从军后,得到了名将王忠嗣的青睐与器重,常说:“光弼必居我位 。”也是在754年,李光弼进为朔方节度副使 。安史之乱爆发后,经郭子仪推荐,李光弼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 。
安史之乱初期,郭、李主要在北线(河北一带)与叛军做战 。756年四月,郭、李联手连续在沙河、嘉山大破叛军名将史思明,切断了叛军前线与范阳老巢之间的交通线 。作为战区指挥官,郭子仪、李光弼对全国战场形势的认识亦极为深刻,联合上奏玄宗,“请引兵北取范阳,覆其巢穴,质贼党妻子以招之,贼必内溃”,同时请求让哥舒翰扼守潼关,“唯应固守以弊之,不可轻出” 。此时,安禄山叛军在东线、南线、西线都顿于坚城之下而寸步难行,老巢范阳又处于郭子仪、李光弼的直接威胁,安禄山一时进退维谷,“议弃洛阳,走归范阳”,形势有利于唐军 。
但由于玄宗的昏庸,既不准郭、李直捣范阳,又错误地逼迫哥舒翰出关作战,结果哥舒翰全军覆灭,形势急转直下,致使潼关、长安失守,玄宗出逃,太子李亨北上灵武组建朝廷,郭子仪、李光弼也只得退守河东(太原) 。
肃宗称帝后,调集诸路军马,重新部署兵力,以收复失地 。郭子仪、李光弼奉命率军会师灵武 。接着,李光弼将所部精兵留在灵武,自领五千人弱旅开赴太原,遏止叛军西进 。而郭子仪则率朔方军主力承担收复长安、洛阳的重任 。
李光弼到到太原后,再度与老对手史思明交战,李光弼以弱敌强、以少胜多,以绝对劣势兵力守住了太原(太原防御战是中国城市防御战的经典战例),有效地保护了唐肃宗在西北的大本营 。而郭子仪则率主力,在回纥骑兵的帮助下,经一路苦战,连续收复了长安、洛阳 。至此,郭、李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兴名将 。
2、性格差异
尽管同为中兴名将,但郭子仪、李光弼的性格差异很大,甚至是截然相反 。
郭子仪为人宽厚、忍让、谦虚、谨慎,深谙进退之道,很少得罪人 。史书称他“事上诚尽,临下宽厚,每降城下邑,所至之处,必得士心 。”这里仅举一例,就可见郭子仪的胸襟与为人 。郭子仪初与李光弼“不相能,虽同席不交谈” 。后来郭子仪成为李光弼的顶头上司后,光弼怕遭报复,乃跪请曰:“死所甘心,但乞贷妻子 。”而郭子仪“趋堂下,握其手曰”:“今国乱主辱,非公不能定,仪岂怀私心忿哉!”两人冰释前嫌,遂同破贼,李光弼成为节度使亦是郭子仪的推荐 。
李光弼为人严肃,深沉刚毅,个性极强,因此,他治军颇严,部下畏惧,这种性格经常得罪人,往往令人难以与之相处 。这里也举一例,757年,李光弼赴太原遏叛军西进,但主事太原的御史崔众为人骄横,李光弼就任时不肯即时交出兵权,李光弼当即将崔众拘禁待斩 。这时恰好使者奉旨宣布崔众为御史中丞,但李光弼毫不理会圣旨,“今只斩侍御史;若宣制命,即斩中丞;若拜宰相,亦斩宰相”,将崔众斩首示众,“威震三军” 。由此可见,若有谁犯到李光弼手里,下场注定好不了 。或许正是这种性格上的差异令两人的人生结局迥然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