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为什么日本会进攻中国,原来早有预谋!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前承 16 世纪丰臣秀吉征伐朝鲜、觊觎明朝,后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 14 年侵华战争,置之更广远的历史背景,则是日本自古以来国家战略的强势践行 。日本侵华,有着久远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 。自古即立“八纮一宇”说 。地处东亚外缘的岛国日本,国土狹窄,资源不富,却“不甘处岛国之境”,很早就有强烈的对外扩张诉求,其掠占的首批目标是邻近的朝鲜半岛、台湾岛、库页岛以及中国东北的白山黑水,东亚大陆乃至全世界则为其侵略的“远大目标” 。
【二战为什么日本会进攻中国,原来早有预谋!】“雄飞海外”、称霸世界,是日本统治阶层千余年来的梦想 。传说中的初代天皇神武天皇便有“八纮为宇”狂想 。“八纮”一词原出中国典籍《列子·汤问》《淮南子·地形训》,意指四方四隅 。成书于 8 世纪、用汉文写作的古典《日本书记》借用此词,编造神武天皇建都诏书,内称:“兼六合以开都,掩八纮而为宇 。”意欲将世间的四面八方,置诸一宇之下,而这个“屋顶”,便是世界最高君主日本天皇 。
此一妄念,自古代延至近代 。明治维新伊始,天皇的御用文人不遗余力宣扬此说 。1903 年,日本“国柱会”成员田中智学把神武天皇“掩八纮而为宇”之语概括为“八纮一宇”,字面意思似乎是“四海一家”,实则宣示日本为统一全世界的霸主 。1915 年 3 月 11 日,国柱会机关报《国柱新闻》刊登《神武天皇の建国》一文,正式抛出“八纮一宇”说 。1940 年 7 月 26 日,日本近卫内阁制定《基本国策纲要》,声言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八纮一宇”为其根本目标 。中日战争及太平洋战争期间,“八纮一宇”成为日本帝国的国家格言,其军政机构悬挂两条幅,一为“武运长久”,一为“八纮一宇” 。
▲ 至今,“八纮一宇”仍然镌刻在日本某些建筑上 。
“八纮一宇”是日本千余年的国家方针 。自大和国于 4 世纪末、5 世纪初统一日本开始,即践行“掩八纮而为宇”的扩张计划 。
日本古代有神功皇后“征伐三韩”的传说 。4 世纪末,倭王侵犯朝鲜,渡海攻破百济、新罗城池,并掳掠奴隶、布帛,后被击败,退回日本 。7 世纪日本派兵介入朝鲜政争,被唐朝与百济联军重创,此为中日间第一次交兵的“白江之役” 。16 世纪末,军事封建领主丰臣秀吉初步平定战国纷争,立即向外扩张,先是迫使朝鲜、菲律宾、琉球前来朝贡,进而大规模出兵朝鲜,试图以朝鲜作为征服中国的跳板 。因中朝联军在陆战和海战中击败日军,丰臣秀吉铩羽而归,一蹶不振,然其“必图朝鲜、窥视中华”的扩张侈念对近代日本产生久远影响 。
丰臣秀吉扩张狂念遭遇重挫,继起的德川家康建立江户幕府 。因国力所限,又为了禁止“异教”“异学”入境,幕府于 1633-1857 年两百余年间厉行“锁国体制”,对外侵略偃旗息鼓,然“掩八纮而为宇”的诉求未曾消弭,封建领主仍怀“德化宇内”之想,且于内敛间,令“日本中心主义”精神发酵 。
▲ 1592-1598年发生在朝鲜半岛的战争,又被称为“万历三大征”“壬辰倭乱”或“文禄-庆长之役” 。
江户幕府后期,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俄罗斯、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相继东侵中国、日本、朝鲜 。日本儒学家、国学家和洋学家从不同角度竞相探讨挽救民族危机的方略,其共同意向是:精神上推尊日本至上、天皇至尊,方法上超越岛国局限,仿效西洋列强向外侵略 。
提出完整扩张计划的是“经世家”佐藤信渊(1769-1850) 。他 1823 年(文政六年)撰《宇内混同秘策》,首句称:“皇大御国(指日本——引者)乃天地间最初成立之国,为世界万国之根本,故若能经纬其根本,则全世界悉为其郡县,万国君长,皆为臣仆 。……安抚万国之苍生,自始便是皇国君主之要务”佐藤说:“以此神州(指日本——引者)之雄威征彼蠢尔蛮夷,混同世界,统一万国,何难之有哉!”“皇国征伐支那,如节制得宜,五至七年彼国必土崩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