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喜欢中国什么?居然是《三国演义》

【日本最喜欢中国什么?居然是《三国演义》】日本最喜欢中国什么?恐怕中国人会众说纷纭,有曰“儒家文化”,或曰“白居易唐诗”,再曰“中华料理”,愚以为概莫出于“三国” 。我去日本期间,看到许多关于三国的书籍、漫画、游戏,魅力无穷的“三国”将中日两国紧紧相连 。
前些年,中国《三国演义》电视剧组为再现三国时期历史古迹风貌,还特地来日本参照学习,是由于日本保存大量三国时期风格的古代建筑 。
2008年10月19日,第2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周开幕,日本首相麻生太郎与《赤壁》主创人员同走星光大道 。《赤壁》已经成为在日本票房成绩最高的亚洲电影 。由此可以看出在日本人心中“三国”是多么重要,这也是中日交流源远流长的鲜明体现 。
东汉灭亡以后,中国历史开始出现曹魏、蜀汉、孙吴三个国家群雄纷争、纵横捭阖的局面 。魏吴两国争夺日本朝贡,魏国势力强大,争取了主动 。239年,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向魏国都城洛阳派遣使者,贡献奴隶和麻布,魏明帝赐予“亲魏倭王”称号和金印 。第二年,魏国向日本派遣使者,这是中国使者最早赴日的历史纪录 。
关于三国历史,陈寿编撰的《三国志》被列入中国史学经典的二十四史之列,罗贯中撰写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成为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这两本著作所反映的历史,与日本近代命运十分相似,在日本带来的“三国热”丝毫不亚于中国,妇孺皆知,家喻户晓,影响深远 。
日本目前保存着元代两种不同的《三国志平话》版本以及明代《三国演义》的几种版本,而在中国大都已失传 。台湾天一出版社的《明清善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古本小说集成》等大型丛书中的《三国演义》影印本,均是利用日本所藏的版本 。
日本还有很多《三国演义》的译本、刻本和改写本 。最早的外文译本就是1689年日本僧人湖南文山翻译的,题目叫《通俗三国志》,共50卷 。这个译本既根据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又参考了陈寿的《三国志》,忠实古朴,通俗易懂,几经翻刻传抄,至今仍在流行 。
江户时代,日本出版了以图说为主的《绘本通俗三国志》,受到平民的广泛喜爱 。近现代日本翻译三国作品的第一人当属吉川英治,他略去了冗长的战斗描写,进行文字修改加工,将人物日本化,风格是典型的日本漫画,总共10卷,获得了很高评价 。横山光辉的《三国志》漫画60卷,销售3000万部,拍成动画片,至今还摆满书店最显眼的柜台,被“三国迷”奉为经典 。NHK电视台播放的木偶电视连续剧《三国志》和中国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日译版,影响面也非常广 。电脑游戏有《三国无双勇将传》,日本光荣公司出版的《三国志》游戏到了第九代,大人孩子都感兴趣 。中国大陆的《三国志》游戏,大部分也是日本出品 。
关于“三国”的研究,在日本历来分为两类:一是学术性的,代表性成果如小川怀树的《中国小说史研究》 。二是实用性的,主要由企业界人士参与,带有活学活用的研究色彩 。《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友情、欺骗、胜负等等,与日本人相通 。忠诚、仁义、智慧、用人、计谋等战略战术在日本大放光辉 。许多大公司把《三国演义》列为“领导者必读”,并将孔明兵法作为管理原则 。被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表示:“三国人物的智慧,是我最好的老师 。”他提出“出产品更出人才”,把合作、报恩、报国作为企业的基本精神 。提倡刘备三顾茅庐的用人之道,唯才是举,起用高中学历的山下俊彦为总经理,走出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