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小东西,一个助汉退匈奴,一个帮宋建立海上丝绸之路

成功学常说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 。但放在历史风云变幻面前 , 这道理也可以换成另一句大实话:小物件助推大历史 。
中国几大王朝辉煌里 , 就在帝王将相建功立业的身后 , 盛世荣光无比亮眼的一幕幕画卷里 , 就有一类不动声色的小物件 , 看似当时人们耳熟能详 , 日常生活里也常打交道 , 司空见惯到极少被重视 。然而低调的外表下 , 却默默升级技术水平 , 最终成了那个亮眼时代里 , 无比重要的幕后助推 。
它们就像我们身边 , 经常出现且经常帮忙 , 无比熟悉的日常好帮手 , 为那些至今记忆着国人骄傲的时代 , 默默贡献技术力量 。
一:汉弩(西汉)
自从战国年间起 , 弩就成为了中国军队极为信任的武器 , 某位国际大导演镜头里 , 那秦国弩阵万箭齐发的霸道场面 , 早叫多少影迷看得连呼过瘾 。但放在历史上 , 这画面却信不得 。
因为战国年间的弩 , 威力性能固然领先世界 , 却依然局限极大 , 就连威力性能称雄当时的秦弩 , 有效的杀伤距离也不过百米以内 , 射速与精度更是严重没谱 。对付移动缓慢的步兵够用 , 撞上迅烈呼啸的匈奴骑兵 , 却是严重不够 。所以继承秦朝工艺的汉军 , 面对匈奴的侵犯 , 却只能默默憋下这口气花钱送女人换和平 , 就吃的这装备的血亏 。
可发展到西汉著名的“文景之治”年代里 , 这亏却是越吃越大 。匈奴成了喂不饱的狼 , 隔三差五就嚣张来掳掠 , 休养生息的大汉军队呢?却是打打不过追追不上 , 一度落到连还手的勇气都没有 。如此怂包场面 , 也叫正一心治国的汉文帝悲愤连连 , 但就在这悲愤时刻 , 大臣晁错的《言兵事疏》里一句 , 却叫汉文帝瞬间亮了眼睛:劲弩长戟射疏及远 , 则匈奴之弓弗能格也!
这是汉匈战争历史上 , 一篇有着扭转乾坤意义的战略谋划 , 天赋奇才的战略家晁错 , 精准找到了汉军最应该倚重的独家优势:弩!因为此时的汉弩 , 已非昔日射的近打不准的秦弩 。
就是在西汉开国的默默发展里 , 中国人造弩的工艺 , 也有了重要的突破一步:有了铜铸的机匣和标有明确刻度的望山 。前者好似强壮手臂 , 彻底改变了战国弩射程太近的窘态 , 从此汉朝的常规战弩 , 射程射速完全可以覆盖匈奴骑兵 。后者更是精准导航 , 有了精确瞄准技术的汉朝弩 , 从此射杀更加准确 。匈奴人昔日弓强马快的优势 , 从此彻底消解!
就是从这篇奏疏开始 , 西汉王朝的军事改革隆隆启动 ,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 , 凭着这独家的两样技术 , 各种型号的新型弩应运而生 , 甚至有了车载重弩与单兵强弩协同作战的无敌模式 。待到汉武帝年代反击匈奴的号角吹响后 , 成熟的弩阵射杀 , 更成了骄横匈奴人眼里的恐怖杀招 。汉军反击漠南的战役 , 决战漠北的血战 , 都是以强弩开路 , 与骑兵突击密切配合 , 仿佛连环重锤 , 彻底将草原霸主匈奴 , 杀得嗷嗷北逃 。
以斩杀单于人头的悍将陈汤的霸道宣言:三五个装备精良的匈奴兵 , 恐怕才能勉强扛住一个汉兵!强弩在手 , 就是这样自信 。那个丝绸之路贯通欧亚的辉煌时代 , 就有这霸气的汉朝弩开路 , 一路碾压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