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在位时期的朝廷无官不清一说是怎么来的?

雍正的父亲康熙创造了一个盛世神话,最后也留下了一堆问题:吏治腐败、效率低下、国库空虚 。早在当藩王时,雍正就深为忧虑 。康熙四十八年户部存银五千多万两,六十一年仅八百多万两,存银下降这么多,原因是亏空 。雍正即位之后,一改乃父宽仁作风,以“严明”察吏,推行刚猛政治 。他大力整顿吏治,清查钱粮亏空,对查实的贪污官员严加惩处,追回赃款,抄没家产;又改兴廉为养廉,实行“耗羡归公”,官员按级别从中提取“养廉银”,给予官员合理的酬劳,使贪污行为失去借口 。雍正的高明在于不仅惩治了大批贪官污吏,而且在加大惩罚力度的同时诉诸制度保证,对整肃吏治颇为有效 。
雍正打击贪官的办法分三步:1、首先罢官,然后再索赔,这样就堵死了贪官继续鱼肉百姓的可能 。2、索赔,所贪欠金额一经查实,无论地位有多高、资格有多老必须全额如数赔偿 。如果部门亏空,所在部门主管官员要负相应的经济责任 。3、抄家,赃官们的罪一经核实,一方面严搜衙署,一面行文原籍官员,将其家产查封,家人监控,追索已变卖的财物,杜绝其转移藏匿赃银的可能 。就把他的家底抄个干净,连他们的亲戚、子弟的家也不放过 。就是赃官死了,也要向他们的子孙们追赔 。康熙十子敦郡王允、内务府堂官李英贵家产被抄归公 。地方上的清查也普遍进行 。清查不力的官员,则予以调查处理 。江西巡抚裴律因清查不力而被审问,查出他本身就有贪污,被参劾 。对于贪官一律治罪 。河道总督赵世显、过去经常给康熙帝写密折的苏州织造李煦等贪官都被抄了家 。清查使财政好转,一年后就有了赢余,雍正末年存银增至6000余万两,同时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 。这样一来,既改变了康熙晚年,政治腐败,官场秃废的局面;又使雍正朝国库充盈,为乾隆盛世打下了坚实的物质的基础 。
【雍正在位时期的朝廷无官不清一说是怎么来的?】雍正大量诛杀贪官,保持高压,让官员们听到“钱”字就发抖 。在对贪官执行死刑时,常组织官员到场观摩,他认为现场警示教育,比让官员学习《论语》管用得多 。与此同时,雍正奖掖勤能、责罚庸懒,逼迫官员改变作风,不换脑筋就换人 。雍正本身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勤奋、最有作为的君王之一 。雍正每天睡眠不超过4小时,只有过生日那天才给自己放天假 。现存档案表明,他光在奏折上就批了1000多万字,是全部《资治通鉴》字数的3倍多 。康熙朝末期那些年,官员们实在是太爽了,就像晚清的李鸿章说的那样,如果一个人连官都不会当,那就是太笨了!那时,皇上的脑血栓比较重,对人对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常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官场的贪、懒蔚然成风,通不过考核的很少,被严肃处理的更少 。实在看不下去了,往往罚俸了事,官员经济上吃点亏,政治前途一点不受影响 。雍正执政期间,大家如梦初醒,意识到不是现在官不好当了,而是过去当官太容易了;谁再像以前那样混日子,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
雍正既不容忍官员“贪”,又不容忍官员“懒”,两手抓,两手硬的结果导致一时吏风,敬谨勤慎,贪腐恶习,大为收敛 。突出表现在:第一,政治上,康熙帝晚期,强调做仁君,行仁政 。但是,官员懒散,工作拖沓,不求进取,但求无过 。这种颓风,得到扭转 。第二,财政上,扭转康熙晚期财政亏空局面,财政大有结余,为乾隆前期发展,打下很好基础 。第三,吏治上,雍正帝整饬官风,从朝廷到地方,从总督到知县,都不敢掉以轻心 。然而,历史遗憾雍正帝肃贪治懒,主要指向地方官吏,这是正确的、及时的,但缺憾的是,雍正帝没有对王公大臣,没有对军机大臣,没有对内阁六部,没有对八旗官员,发布严谕,加以整饬 。这给后来上层昏庸腐败,留下一道缝隙 。而后,乾隆朝出现和珅,晚清出现奕劻,清朝政权从根上烂了,无药可医,走向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