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皇帝阎锡山早年在山西怎么玩政治?

“双穗奖章”是阎锡山在山西任督军兼省长时设立的奖章之一 。阎设立这些奖章 , 并采取其他的激励措施 , 一个重要的目的 , 便是为其能够迅速执掌军政大权、巩固统治 , 进而“逐鹿中原”服务 。
1917年7月 , 在段祺瑞的积极支持下 , 黎元洪任命阎锡山为山西省省长 , 后又兼任督军 。当时“一战”正酣 , 国内军阀混战 。出于对时局的考虑 , 1917年开始 , 阎锡山在山西提出了“保境安民”的口号 。即 , 对外 , 实行自立自治、不加干预的态度 , 声言晋军不出山西一步 , 但有来侵者 , 则惟力是视;对内 , 则实行“用民政治”与“六政三事”等独创的政治措施 。
所谓“用民政治” , 以“民德、民智、民财”为施政大纲 。“六政” , 即除“三弊”(蓄长发、缠足、吸鸦片和金丹)和兴“三利”(兴水利、种树木、养蚕植桑);“三事” , 即造林、植棉、发展牧畜 。
为了保证“六政三事”的实施 , 阎锡山专设了“六政考核处” , 并将诸多事项一一细化 。如“六政”中开发水利资源一项 , 就包括了开渠、凿井、修筑蓄水池 。植树则限令每人必须种植数株 , 还提倡道路两旁种树成荫 , 规定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 , 等等 。
双穗奖章
对于“六政三事”的成果 , 阎锡山在向北洋政府的一份报告称 , “开渠、凿井、筑蓄水池能浇地12万多亩 , 种桑树4200多株 , 产茧130多万斤 , 种树1000万株;1918年即被破获贩运、吸售烟土、吗啡、金丹共4000起” 。
与此同时 , 阎锡山还推行以编村为施政单位的“村本政治” 。颁行了《山西督军兼省长阎告谕人民八条》 , 并汇编成册 , 取名《人民须知》 , 作为各县、村的训练教材和学校课本 。阎锡山经常到各地巡视 , 甚至仔细询问各村“六政三事”的执行情况 。
对于有成绩的地方 , 阎往往采取多种形式给予奖励 。例如他曾经把执行他的政令较好的太谷下庄村命名为“模范村” , 向该村村长颁发“双穗奖章”一枚 , 授其一块刻有“功在桑梓”四字的牌匾以示嘉奖 。
阎锡山一系列施政措施的推行 , 除了确有治理一方的主观愿望外 , 不可否认隐含着不满足于山西一省地盘的心思 。他的“用民政治” , 旨在“把山西的政治、思想、文化、教育、行政、经济、司法等各个方面 , 统统纳入到军事轨道上来” 。“村本政治” , 则“为推行他的政令铺平道路” 。
据统计 , 这些措施最大的益处还是阎锡山的军事力量疾速增强 。阎主晋后 , 军费开支从原来的700万猛增至2000万 。
【土皇帝阎锡山早年在山西怎么玩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