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攻南唐之战的结果:无法阻挡的历史大势

后周攻南唐之战的背景是五代十国的后期,当时已经到了五代中最后一个朝代后周,后周的柴世宗是一位有着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准备统一整个国家 。后周的策略是先南后北,准备先讨伐蜀国和南唐,再北伐契丹 。
后周世宗柴荣画像
【后周攻南唐之战的结果:无法阻挡的历史大势】后周是中原地区的大国,南唐是南方的大国,后周想要统一南方,就要先讨伐南唐 。南唐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危机,就联合后周周边的国家,准备联合讨伐后周 。南唐在南方联络了蜀国,在北方联络了辽国和北汉 。
后周攻南唐之战的背景已经到了五代十国将要结束的时候,自唐末到后周,战乱不断,百姓和有志之士都厌倦了战争,迫切希望统一 。后周是中原地区的大国,具有统一天下的能力,当时有很多有才能的人士来到后周任职 。
在五代十国这样的乱世背景下,后周攻南唐是大国与大国之间的较量 。后周是具有统一天下的能力,而南唐虽然没有统一天下的能力,但是南唐国力强盛,是当时唯一能够抗衡后周的国家 。
契丹与后周的矛盾也是后周攻南唐之战的背景 。契丹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国家,在中原内乱的时候,契丹趁机侵略中原,在北方称雄 。后周的北方紧挨着契丹,两个国家必然会发生战争 。后周想要讨伐契丹,必须要先平定自己的南方,免得南唐趁机偷袭 。因此后周最先选择讨伐的是南唐 。攻下南唐在江北的城池后,后周在讨伐契丹的时候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
后周攻南唐之战作战方
后周攻南唐之战作战方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后周,一方面是南唐 。后周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统一的任务降到了后周的头上 。虽然有些小国家不想被后周统一,但是历史的大势是无法阻挡的 。
南唐后主李煜画像
例如吴越国就心甘情愿替后周作战 。吴越国是后周的盟国,在后周攻南唐之战中,吴越国作为后周这边的参战国家,派出了水军进攻南唐的军队 。吴越国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吴越国位于南唐的侧面,很有可能被南唐吞并,另一方面是因为吴越国看到后周统一天下的大势,趁势依附,得点好处 。
南唐也联络了很多国家进攻后周,后周统一天下的想法让当时的小国家受到了威胁,这些小国家联合起来抵抗后周的统一,后蜀就是南唐这边的参战方 。后蜀在陕西的土地被后周攻下 。在后周攻南唐之战中,后蜀派兵进攻后周 。
南唐这边作战方还有契丹,契丹是北方的草原强国,契丹的战略是扶弱伐强,中原有国家强大,契丹就会骚扰这个国家 。在五代时,契丹与这五个朝代都有过战争,甚至还攻进过洛阳 。后周强大以后,契丹为了阻止中原统一,就找机会削弱后周 。
后周攻南唐之战作战方虽然是分为两方,但这两方的国家心思并不统一 。以吴越国来说,吴越国虽然希望后周赢了南唐,但是并不希望南唐被灭,因为南唐一旦被灭,吴越国也就要被灭亡了 。
后周攻南唐之战的经过
在后周攻灭南唐之战的经过中,后周一直处于优势,南唐方面一直处于劣势 。后周是中原地区的国家,有着强大的步兵与骑兵,而南唐处于南方,只有步兵,没有骑兵,但是南唐的水军是天下第一的 。
南唐后主李煜画像
南唐的国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位于长江以北,一部分位于长江以南,后周这次的目标是攻下南唐在长江以北的土地 。后周在进攻南唐的时候,派兵攻城 。后周军最先需要的是渡过淮河,他们使用的是浮桥 。
后周攻灭南唐之战的经过中,水军的交战也很有亮点 。在淮河以南,水网交错,南唐的很多城池之间利用河道进行沟通联系 。后周为了切断南唐城池之间的联系,就赶制战舰,同南唐的水军作战 。南唐的水军虽然在长江上无敌,但是在小河流里发挥不了优势,被后周各个击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