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太祖郭威简介灭后汉诛隐帝建立后周政权

郭威(904年9月10日-954年2月22日) , 邢州尧山(今邢台市隆尧县西)人 , 字文仲 , 小名“郭雀儿” , 五代后周的建立者 。郭威出身于贫苦人家 , 读过些书 , 知道民间疾苦 。即位后 , 减轻赋税 , 削减严刑峻法 , 他生性节俭、虚心纳谏、他又能留心搜罗人才 , 所任用的魏仁浦、李毂、王溥、范质等人都能忠于职守 , 遵守法度 , 君臣合力 , 逐渐改革了一些弊政 , 使北方地区的经济 , 政治形势渐渐趋向好转 。郭威在五代十国时期 , 是一个清廉勤政的好皇帝 。去世后 , 因亲生儿子全都被刘承祐杀害 , 由妻侄柴荣继位 。
【后周太祖郭威简介灭后汉诛隐帝建立后周政权】简介
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隆尧县西)人 。年少时孤贫 , 初为军吏 , 后汉时拜为枢密副使 。
公元948年 , 他奉命讨平了李守贞的叛乱 , 后封为邺都留守兼天雄军节度使 。公元950年 , 后汉隐帝刘承祐猜忌他 , 派使者要到魏州杀郭威 。郭威起兵反汉 , 下令攻进了京城 , 允许士兵大抢10天 。7天后郭威进入汴京 , 纵军大肆抢掠 , 并逼太后任他为“监国” , 夺得国政 。公元951年正月丁卯日 , 他又称帝 , 国号大周 , 定都汴京 , 改元“广顺” , 史称后周 。简介:郭威生年未详 , 卒于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 。五代时后周开国皇帝 , 庙号“太祖” 。郭威字文仲 , 邢州尧山人 , 本姓常 , 幼时随母亲适郭氏 , 故改姓郭 。父郭简曾为顺州刺史 。刘文恭攻破顺州 , 郭简被杀 , 郭威年方数岁 , 其母不久也死去 , 郭威只得依潞州姨母韩氏为生 。十八岁投潞州留守李继韬部下为军卒 。
郭威勇武有力 , 豪爽负气 , 深为李继韬所赏识 。有一次 , 郭威酒醉杀人 , 为官府拘押 。李继韬暗中将其放走 , 后又招至麾下 。后李继韬为唐庄宗所杀 , 其部众悉为收编 。郭威因略通文墨、书算 , 升为军吏 。及至后晋为契丹所灭 , 郭威归附刘知远部下 。刘知远起兵太原 , 即位称帝 , 封郭威为执掌挥务的枢密副使 , 并在临终时将太子刘承祐托孤于郭威和史弘肇 。刘知远在位一年便因病逝世 。太子刘承祐即位 , 是为后汉隐帝 , 进封郭威为枢密使 。当时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凤翔节度使王景崇相继拥兵造反 。朝廷屡次出兵讨伐 , 均无功而返 。
隐帝刘承祐遂命郭威率兵出征 。郭威至河中后立栅筑垒 , 分兵围困 。李守贞屡次突围 , 均被挫败 , 相持日久 , 城中粮草俱尽 。郭威遂下令四面攻打 , 一举攻进城中 , 李守贞自焚而死 。永兴赵思绾、凤翔王景崇相继归降 , 使风雨飘摇的后汉政权转危为安 。之后 , 郭威又移师北伐 , 大败契丹 , 以功进封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 , 兼枢密使 , 河北诸州郡皆听郭威节制 。后汉隐帝与其宠臣对郭威等有功大将十分疑忌 。于是隐帝与亲信李业密谋 , 诏令马军指挥使郭崇诛杀宣徽使王峻 , 郭威等;诏令镇宁军节度李弘义诛杀侍卫步军指挥使王殷 , 以企一举铲除前朝旧将势力 。不料李弘义反以诏书密示于王殷 。王殷即派人向郭威告急 。郭威见事情紧急 , 即采用谋士魏仁浦之计 , 伪作诏书 , 宣称隐帝令郭威诛杀诸位将领 。于是群情激愤 , 推举郭威起兵讨伐 , 以“清君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