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顾颉刚阴差阳错交恶关系恶劣水火不容

导读:这件事,就是中山大学有意聘请顾颉刚来任教 。对此,鲁迅的反应颇为激烈 。两人因一系列阴差阳错的事交恶,由来已久 。孰是孰非,难以论断,但关系之恶劣,确实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 。
【鲁迅与顾颉刚阴差阳错交恶关系恶劣水火不容】1927年的“五一”,时年47岁的鲁迅有点焦虑 。
身在广州的鲁迅不止一次提到,广州的天气热得早,“五一”时的广州,已经有点炙热难当的味道 。而对鲁迅来说,这种炙热与焦躁,不仅是气候,更是心理上的 。
此时的鲁迅,可谓处在焦头烂额中 。作为中山大学的教务主任,事无巨细,都要过问 。当时学校处于起步阶段,事情多且繁琐 。光是教务上的事,已令鲁迅疲累不堪 。而且,人情复杂,鲁迅也感叹,“因内情纠纷”,“费去气力不少” 。
繁琐的教务,还只是工作的一部分 。身为教授,鲁迅还得上课,每周有十二课时的任务 。如今的教师,不兼教务的情况下,一周的工作也不过是十二课时左右 。
鲁迅所受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而此时,偏偏又发生了一件令鲁迅极为不满的事 。
这件事,就是中山大学有意聘请顾颉刚来任教 。对此,鲁迅的反应颇为激烈 。两人因一系列阴差阳错的事交恶,由来已久 。孰是孰非,难以论断,但关系之恶劣,确实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 。在工作疲于奔命的情况下,又发生了这样的事,鲁迅心中的焦虑可想而知,所以也就作出了一个决定 。
就在这一年的“五一”前夕,鲁迅辞去了中山大学的职务 。尽管学校极力挽留,但鲁迅去意已决 。这其中,固然有顾颉刚的关系,但更多的是工作上的复杂与繁琐,令鲁迅不堪其累,于是决定离开广州 。
这次的辞职,对鲁迅来说,意义重大 。这是鲁迅最后一次担任教授,离开广州后,鲁迅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撰稿上 。可见,鲁迅的辞职,不仅是工作上的变动,更是对自己今后人生方向进行的一次认真考虑后的调整 。
1927年的“五一”,不仅是鲁迅人生,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坐标 。从那以后,少了一个名师鲁迅,却多了个拿着笔杆子战斗的“狠角色”鲁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