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缅战争与清缅战争哪个取得了真正的胜利?

明缅战争与清缅战争对比
明缅战争和清缅战争都是中国和缅甸之间发生的战争,两场战争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
明缅战争和清缅战争的导火索都是缅甸对中国边境的频频骚扰 。万历年间的缅甸东吁王朝和乾隆年间的贡榜王朝,都仗着自己军力强盛,对中国境内的多个土地进行惨无人道的掠夺,不断向中国挑衅,在土地和资源方面展开掠夺,逐渐发动了战争 。还有相似的情形是当时中国朝廷内部都有一定的矛盾 。明朝时,朝廷很多人,包括皇帝对当时缅甸和云南边境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当权者也不听有识之士的建议,没有及时对缅甸的挑衅采取行动,给了缅军极大的休养时间,同时,明王朝的反击措施也不是很合适,使得明军在战争伊始频频受挫 。到了清朝,情况也没有太多的转变,乾隆时期的清朝国富力强,朝廷上很多人都没有把缅甸这样的小国放在眼里,不仅没有及时阻止他们对中国的掠夺,更是在已经受挫的情况下仍然认为缅甸是“南蛮小夷”,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这场战争持续了七年之久,清军损失惨重 。
网络配图
明缅战争和清缅战争最大的不同点是明缅战争以明军的胜利为结局,在明军的反攻下,缅甸向明军投降,东吁王朝的势力也被赶到一些偏远地区,边境地区的土司们也纷纷表示归顺明王朝 。而清缅战争在名义上取得了缅甸的臣服,但清兵在战场上损失惨重,更是失去了明瑞这样的大将,实际上并没有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
清缅战争时清军装备如何清缅战争发生于十八世纪末,当时的中国由乾隆皇帝执政,国力强盛,国富兵强 。但在东南小国缅甸面前却吃了不少亏,虽然乾隆派出多名大将前往战地云南指挥清军作战,但这场战争还是持续了七年之久,清军损失了高达一万多名的兵力,成为乾隆一生的遗憾,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强大的清王朝打不赢“南蛮小夷”呢?那么首先来看看清缅战争时的清军装备 。
网络配图
这次战争,清军派出了明瑞、阿桂等大将和六万多士兵,但作战时频频受挫 。清缅战争时的清军装备主要以弓弩为主,士兵大多也是骑兵,其中满洲八旗兵作战勇猛、善于骑射,穿着甲胄,骑着大马,缅甸的军队一听到这个名字连军营都不敢出 。可是在地形复杂的云南地区,骑兵的优势被削弱了很多 。缅甸方面主要采用火器,当地气候潮湿,空气湿度较大,对火器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对于以弓弩为主的清兵来说,潮湿的气候无疑是雪上加霜,弓弩的劲力远远低于北方 。
清缅战争时的清军装备还有火绳枪、红夷炮、腰刀等,这些武器在清政府对其他地区的战争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清缅战争中也是靠着武器和战术与敌人僵持七年之久 。所以,清缅战争时的清军装备并不是很差,战术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兵器却不像在北方作战时那么好使,这也是清朝不能完全取胜缅甸的原因之一 。
揭秘乾隆三十年清缅战争始末
乾隆三十年清缅战争发生在十八世纪末,当时中国清朝与缅甸贡榜王朝之间由于领土问题和对资源的控制问题上产生分歧,矛盾越积越多,最终爆发了清缅战争 。
乾隆三十年清缅战争由缅甸贡榜王朝首先发起,他们在1762年的时候侵入了中国云南地区 。早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前,贡榜王朝已经做了很多影响两国和平的事情,他们频频侵犯中国清朝管辖的领土,向那些边境的土司收取贡赋粮钱,对中国土司动用军事力量 。但由于当时乾隆在平定准噶尔上耗费了很多精力和物资,无暇顾及南方缅甸的挑衅,使得贡榜王朝越来越猖狂 。缅甸贡榜王朝对中国云南地区的骚扰集中发生在乾隆三十年,为了得到大量的粮食和人力送到与暹罗战争的战场上,缅甸在中国云南大肆掠夺财力、人力和物力,这时清王朝不再坚持绥靖政策,派兵出击,乾隆三十年清缅战争一触即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