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建筑汉族园林是怎样表现空间美的

为了丰富对于空间的美感 , 在园林建筑中就要采用种种手法来布置空间 , 组织空间 , 创造空间 , 例如借景、分景、隔景等等 。其中 , 借景又有远借 , 邻借 , 仰借 , 俯借 , 镜借等 。总之 , 为了丰富对景 。
玉泉山的塔 , 好像是颐和园的一部分 , 这是“借景” 。苏州留园的冠云楼可以远借虎丘山景 , 拙政园在靠墙处堆一假山 , 上建“两宜亭” , 把隔墙的景色尽收眼底 , 突破围墙的局限 , 这也是“借景” 。颐和园的长廊 , 把一片风景隔成两个 , 一边是近于自然的广大湖山 , 一边是近于人工的楼台亭阁 , 游人可以两边眺望 , 丰富了美的印象 , 这是“分景” 。《红楼梦》小说里大观园运用园门、假山、墙垣等等 , 造成园中的曲折多变 , 境界层层深入 , 像音乐中不同的音符一样 , 使游人产生不同的情调 , 这也是“分景” 。
颐和园中的谐趣园 , 自成院落 , 另辟一个空间 , 另是一种趣味 。这种大园林中的小园林 , 叫做“隔景” 。对着窗子挂一面大镜 , 把窗外大空间的景致照人镜中 , 成为一幅发光的“油画” 。
“隔窗云雾生衣上 , 卷幔山泉人镜中”(王维诗句) 。“帆影都从窗隙过 , 溪光合向镜中看”(叶令仪诗句) 。这就是所谓“镜借”了 。“镜借”是凭镜借景 , 使景映镜中 , 化实为虚(苏州怡园的面壁亭处境偏仄 , 乃悬一大镜 , 把对面假山和螺髻亭收入境内 , 扩大了境界) 。园中凿池映景 , 亦此意 。
无论是借景 , 对景 , 还是隔景 , 分景 , 都是通过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扩大空间的种种手法 , 丰富美的感受 , 创造了艺术意境 。中国园林艺术在这方面有特殊的表现 , 它是理解中华民族的美感特点的一项重要的领域 。
概括说来 , 当如沈复所说的:“大中见小 , 小中见大 , 虚中有实 , 实中有虚 , 或藏或露 , 或浅或深 , 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也”(《浮生六记》) 。这也是中国一般艺术的特征 。
【汉族建筑汉族园林是怎样表现空间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