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最英明最憋屈的皇帝是谁竟心怀抗金之志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56岁的宋高宗赵构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就把皇位传给了赵奋,而自己当起了太上皇,此举可谓震古烁今 。
像后来的乾隆皇帝一样,宋高宗并不想当名义上的、有名无权的太上皇 。临退下来之前,他通过一系列的规定,使得自己在把皇位交给赵奋后仍然能时时干政 。
网络配图
有一天,他去灵隐寺冷泉亭喝茶,有个行者对他照料得很殷勤,他打量了一番行者说:“我看你的样子不像个行者 。”行者哭着诉说道:“我本是一个郡守,因为得罪了监司,被诬陷降罪,罚为庶人 。为了糊口,就来此处投亲,干此贱活 。”赵构当即说:“我明天替你去向皇帝说明 。”
回宫后果真对皇帝讲了,要复他的职 。几天后他再去冷泉亭,见行者还在,回宫后在宴饮时便怒容满面 。孝宗小心翼翼地问赵构为何生气,赵构说:“我老了,没人听话了,那行者的事,我几天前就同你讲了,为何不办理?”孝宗回答说:“我昨日已向宰相讲起,宰相一查,说此人是贪赃枉法,免他一死已经宽大,再要复职实在不行 。”赵构却不顾这些,说:“那叫我今后怎么再见人,我已经答应他向你求情 。”孝宗无奈,只得去对宰相说:“太上皇大发脾气了,那人即使犯了谋杀罪,你也得给他复职 。”宰相只得照办 。
还有一次,宋孝宗退朝去看望宋高宗,高宗问今天有什么公事,孝宗说有人弹劾一个名叫郑藻的人 。高宗说是不是弹劾他娶嫂子?孝宗说是,高宗说要看媒人的脸面 。孝宗问谁是媒人,高宗说是我 。第二天,弹劾的人只好被外放 。
网络配图
上面两件小事说明这个太上皇实际上是“退而不休”的 。也许有的朋友要问,孝宗这个“二代”又不是嘉庆皇帝,干嘛事事都得听乾隆的啊?其实,孝宗皇帝远比嘉庆皇帝还要不幸,因为后者当了皇帝之后有“太上皇”压着不过几年,而孝宗却有几十年的时间一直“幸福地沐浴”在“太上皇”的阳光照耀下 。
远比嘉庆皇帝还要不幸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孝宗并非高宗亲生 。孝宗虽然当了皇帝,但是一直非常纠结:自己的养子身份让他时刻担心被人讥讽为不够孝顺 。其实,他确实挺孝顺的,所以死后被谥为“孝”,要说他这个谥号确实名副其实 。为此,他对养父毕恭毕敬 。于是问题立即出现:个把官员的任免老爸干预也就罢了,朝廷大政方针,老爸如果时不时也出来干预,那他这个二代“董事长”可就太难受了 。
网络配图
网络配图
事实确乎如此 。比如,孝宗一贯主张对金国强硬,高宗却持续着自己一贯的立场,坚决反对和金国开战 。在“隆兴和议”前,他就与朝中的主和派遥相呼应,不断向孝宗施压,要议和 。他甚至对孝宗说:“宝贝,要打仗,等我百年之后,你再随意为之吧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孝宗”皇帝能不听吗?敢不听吗?
太上皇以80高龄去世的这一年,宋孝宗似乎也解脱了 。然而他也已是60岁的老人了 。青春韶华无情流逝,当年恢复中原的大业,对于年迈的宋孝宗来说,成为一个永远的遗憾 。
【南宋最英明最憋屈的皇帝是谁竟心怀抗金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