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曾是再造唐室大功臣!且断案速度惊人!

【狄仁杰曾是再造唐室大功臣!且断案速度惊人!】“神探”是狄仁杰在很多人脑海中的印象,但这距离真实的狄仁杰有不少差距 。在史籍中,他是知人善任、能力超群的政治家,是再造唐室的大功臣 。
根据史料记载,狄仁杰由明经科中第,从此踏上仕途 。按照唐代规定,明经科上来的人,根据考试成绩,授予不同品级的官职 。狄仁杰被派到汴州担任判佐,是个从七品下的官 。汴州就是今河南开封 。当时这一带属于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方,此时的狄仁杰可谓春风得意 。不过很快他就遭受了仕途上第一个打击—有人向上级诬告他,这让他经历了不大不小的一番折腾 。此事由时任河南道黜陟使的阎立本来处理 。
唐代前期为了监察地方官,经常派遣官员担任黜陟使,不定期巡察各地,惩处违法官员 。阎立本把这个事审查了一番,得出了结论—狄仁杰不但不是个坏官,而且是个大大的好官 。于是他找来狄仁杰,对他说:“仲尼云:"观过知仁矣 。"足下可谓海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 。”所谓“观过知仁”是孔子的话,原话是“观过,斯知仁矣”,大致意思是人的品性不同,看这个人犯的过错,可以看出这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从你狄仁杰的所谓过错来看,你是个好官,是被埋没的珍宝啊!
网络配图
于是狄仁杰非但没有受到处分,反倒升官了,阎立本保荐他担任了并州都督府法曹参军,这是个正七品上的官职,狄仁杰因祸得福了 。担任法曹这样的官职对狄仁杰来说是个极好的锻炼,日后他断案的能力极有可能就是在并州培养起来的,在这里他工作了10年以上,为他日后的行政生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并州狄仁杰干得很出色,但是由于史料的缺乏,我们无法再详细进行描述 。上元二年(675年)他被调到了长安担任大理寺丞 。
由法曹到大理寺丞,都是司法官员,他获得此职,一定是因为在法曹任上的杰出表现 。可见历史上狄仁杰善于断案的美誉不是浪得虚名 。当了大理寺丞后不久,狄仁杰就创造了一年断案17800起的纪录 。这意味着一年不休息的话,平均每天要断案49起 。审理卷宗不是看小说,我敢担保多数人看小说的速度都没这么快 。后来狄仁杰那个神探的美名,就与他在地方和大理寺善于断案有关系 。不过可惜的是,这些案子在史籍中基本都没有留下细节 。
后来因为出色的工作能力,狄仁杰得到了高宗的赏识,从大理寺丞升任侍御史,后来又担任过宁州刺史、冬官(工部)侍郎、洛州司马等 。在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年)9月,62岁的狄仁杰第一次被任命为宰相 。但没过几个月,狄仁杰就因酷吏来俊臣的诬告“谋反”被捕入狱,还差点死掉,虽然后来真相大白,武则天却不肯完全为他平反昭雪,贬他到彭泽去担任一个小小的县令 。
网络配图
唐代的官员多数70岁就退休了,此时的狄仁杰已经64岁,要是一般人,也许早就心灰意冷,破罐子破摔了:反正我窝在那儿,我干得好干得坏,有谁知道呢?可是狄仁杰不是这样,他一生最有职业精神 。哪怕做一个小小的县令,也做得有滋有味,从来不怨天尤人 。
史书上没有记载狄仁杰在彭泽县的所作所为,只有《新唐书》里留下了短短的六个字:“邑人为置生祠 。”为活人建立的祠堂就是生祠 。古人在表达对某个官员的深厚感情的时候,会凑在一起建个德政碑,在该人去任的时候进行欢送或者挽留,而建立生祠则是老百姓表达自己感情最强烈的手段了 。
狄仁杰在彭泽县的时间一共是两年多,并不长,但是以狄仁杰一贯的仁政思想和敬业精神来说,他一定在任期内兢兢业业,为彭泽县老百姓办了许多的好事,老百姓对他感恩戴德,所以才有了这座生祠 。后来宋代大文豪范仲淹路过彭泽,参拜了狄仁杰祠堂,他们两人有许多相近之处,都是孝子忠臣,又都为民直言得罪权贵而遭贬,所以范仲淹感慨良多,挥笔写下了经典名篇《唐狄梁公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