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筵宴理论与宫廷厨艺
盛京满汉全席的筵宴理论是亮、安、定、收 。亮,就是在宴会的迎宾厅,摆放有特点的物品,把筵宴意义表达出来;安,即是筵宴礼仪,包括餐具、食具摆放、宾主位置;定,指本次筵宴的品位、规格等;收,是指筵席结束后的具体安排,比如皇帝赏赐嘉宾菜肴,物品等 。
围、配、镶、瓤是盛京满汉全席独有的烹饪技法 。“围”是指以菜围荤,以小围大,鸡、鸭、鱼等主料制成后,外围上时令菜蔬;“配”是指成菜的原料要“成双结对”,搭配协调,一般是指两种以上主料合制而成;“镶”是指一种经过加工的原料,点缀在另一种原料之中;“瓤”是指各种原料加工茸、泥、丝、粒等,抹在或装在成形的原料托子或壳体内(如苹果壳、冬瓜盅等),使菜肴完整饱满、鲜香异常 。厨艺上突出满族菜点的特殊风味,烧烤、火锅、涮锅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又展示了汉族的烹调特点,扒、炸、炒、熘、烧等兼备 。
【满族饮食满族满汉全席文化简介】盛京满汉全席的产生及传承
满汉全席起兴于清代,是集满族与汉族菜点之精华而形成的历史上最著名的中华大宴 。乾隆甲申年间李斗所著《扬州书舫录》中记有一份满汉全席食单,是关于满汉全席的最早记载 。
清初,努尔哈赤在沈阳建都称帝后,宫廷筵宴将飞禽走兽、山珍海味融汇一体,史称“八大碗”,成为盛京满汉全席的雏形 。清中期,康熙、乾隆、雍正等皇帝大力提倡满汉一体,满汉全席也应运而生,相继出现了全虎席、全羊席、全鹿席等等 。晚清至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由于历史变迁等因素,盛京满汉全席进入衰退期 。
“文革”后,在政府的倡导下,沈阳创办了御膳酒楼,并举办多届中国宫廷厨艺培训班 。清廷厨师梁忠曾侍奉过咸丰、同治、光绪(包括慈禧太后)、宣统皇帝,晚年收唐克明为徒 。唐克明后落户沈阳,收李鸿志为徒 。目前“盛京满汉全席”传承有序 。
- 满族饮食满族的满汉全席有啥历史
- 揭秘:满族满汉全席都会用到那些原料
- 满族服饰满族的荷包有什么讲究之处
- 满族服饰满族香囊是什么样的
- 满族服饰满清传统男女发饰是怎样的
- 满族服饰满清男子官帽是什么样子的
- 满族服饰满族妇女的头饰扁方啥样
- 揭秘:满族忌食狗肉有着怎样的历史
- 满族习俗满族为何忌讳打喜鹊和乌鸦
- 满族宗教满族藏传佛教是怎样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