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灭亡后夏人后裔去哪里了?

夏灭亡后,剩余势力除了主要留居中原,还有两支分别向南方、北方迁移 。桀带着不少夏族民众从历山南迁至南巢,这便是南支 。北支进入蒙古高原,与当地诸族融合,有人认为这便是后人所称的匈奴 。《史记·匈奴列传》载道“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括地谱》更详细地解道“其(指桀)子獯粥妻桀之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徒(即北原游牧民族),中国谓之匈奴 。”商汤王因帝宁之故都,封夏室的一支姒姓贵族于杞国,以奉祀宗庙祖先 。《史记·陈杞世家》载夏裔在“殷时或封或绝” 。
周武王灭商为王之后,封大禹的后裔东楼公于杞地,延续杞国国祚,主管对禹的祭祀 。春秋末期,孔子因为崇尚夏礼,还特意去杞国访问考察 。在浙江绍兴会稽山禹陵村,夏禹姒姓后代世代为禹守陵至今 。郭沫若、胡厚宣、程憬等认为甲骨文中的土方就是战败后的夏 。根据卜辞记载,土方是位于殷西北方的一个强大方国,是武丁以及先前商王的长期征讨的对象 。武丁征服土方后,在其腹地“唐土”建设大型城邑“唐”,镇压控制土方人民,此后不再有土方叛变的记载 。周初,成王封晋国始君唐叔虞于此 。
【夏朝灭亡后夏人后裔去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