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春》中的苏三是否真有其人?

京剧《玉堂春》是颇出名的, 其唱工做工扮工均可称绝, 所以凡扮演青衣的角色, 其入门戏之一, 必须是先学其中一出的折子戏《女起解》,它是京剧的基本功 。
【《玉堂春》中的苏三是否真有其人?】这样, 戏剧中的主体人物苏三 (玉堂春) 也就更见红了 。
中国传统戏剧涉及到男女情事, 通常有两种特殊图式: 一是公子和小姐.所谓公子好逑.小姐怀春, 通过贴身丫头拉线私订终身, 风行的`落难公子中状元, 后花园私订终身'即是百说不厌的;另一就是公子和青楼妓女.大概仍是公子好色, 妓女多情义, 经历磨难, 终於完成大团圆的理想模式.此中旖旎, 似源於唐人《李娃传》传奇.我很怀疑《玉堂春》故事由此嬗变而来.但它似比公子和小姐那类图式要多些传奇味.就其主旋律的悲惨交响乐涵盖的苦中作乐、乐中有苦, 这正也调谐农耕社会的士民心理机制和致思途径的, 因而为人归依和认同, 盛行了几百年 。
据说《玉堂春》的苏三起解所以出名, 走红大千世界, 还有一个原因是实有其事的.唯真, 才能尽善尽美, 引起人们加倍的共鸣 。
最早得悉与《玉堂春》有关的实证的, 是十年浩劫后见到的一则报道, 说是山西洪洞县修复了县衙里的虎头监狱.它是三晋大地罕有见存的一座明朝牢狱, 有人还明确指出此中女监某处就是囚禁苏三的牢房.江山也要名人捧.据说当时新修复的洪洞监狱, 门上还曾写有`苏三监狱'字样, 地以人贵, 它当然是真人真事了.因此游洪洞县, 除了到城北二里地那棵大槐树下转转, 寄托回归之乡情, 其次就是看那因苏三得名的虎头牢狱了 。
据说苏三案件还为洪洞留下不少古迹, 像皮氏要砒霜的那家药铺;有人还在路旁公园内竖立一块标志: 苏三於押解中曾在此休息过.总之, 它要留给人们的印象是, 苏三确有其人其事, 也确实在洪洞县落难过.为此那个王三公子王金龙也被说成确有其人的.还说他本名叫王三善, 原籍河南永城.由於父亲在南京当吏部尚书, 就结识了苏三.他后来努力为苏三平反, 以后双双回归永城.不久, 苏三病死, 葬在王氏祖茔边, 据称三十年代还有人在那里见到她的墓碑, 上书`亡姬苏氏之墓' 。
当然, 在山西, 像晋中太原和洪洞一带, 苏三故事是更为走俏的.`特别是太原, 人们长期传说‘苏三为沈洪妻皮氏诬陷的档案’确有其事.并说苏三档案在辛亥革命前, 由当过洪洞县知事的河北玉田县孙奂仑窃走.还有人说, 苏三档案被孙奂仑卖给法国巴黎古董商人, ' (王定南《从苏三故事谈起》, 《文史研究》1988 年1 期) 据说`有人考证王三公子和玉堂春确有其人.甚至有人在山西洪洞县看到过玉堂春的档案' (王延龄《历史大舞台》, 江苏文艺出版社, 1987 年10 月) , 所以胡士莹界定冯梦龙创作的《玉堂春落难逢夫》, (《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卷) `所叙为明代实事' (《话本小说概论》)。
苏三故事也许真有其人的.据王延龄说, 他听人讲及明代中叶就有古本广东潮剧《玉堂春》, 演苏三全部, 剧情有一段故事是说苏三在三堂会审后, 等候在五里亭, 因天寒兼体弱受刑有病, 竟冻死在郊外.不久苏三父亲来寻女, 惊悉苏三已死, 於是痛哭一场.在哭词里介绍了身世.原来他叫周彦字玉柯, 河北曲周人, 赴山西做官前, 将爱女留在家中, 竟为继母卖给保定府的苏家妓院, 按年龄排为第三, 故叫苏三.`潮剧的老艺人却说这是真事, 而且祖辈相传, 材料来自洪洞县苏三的供词案卷.这供词还讲到玉景隆 (一般戏中称为王金龙) 和苏三同乡, 也是曲周县王家集村人, 和苏三的故乡相距仅十余里, 他到苏家妓院见了苏三就十分倾倒, 两人相爱.' (《历史大舞台》)
看来, 苏三故事乃是以明朝中期为大背景的, 有其人也有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