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馆之战简介君子馆之战是辽国契丹为了报复?

“君子馆之战” , 它主要发生于986年的冬天 , 是宋辽战争中 , 辽军攻打宋瀛州 , 最终在君子馆大败宋军的一次作战 。当时 , 宋军在天寒地冻的情况下 , 无法使用弓箭 , 最终被辽军击败 , 而宋军刘廷让的部队基本上全军皆没 , 死者将近有数万人 , 而宋军河北防线也遭到了重创 。那么这场战役的背景又是怎样的呢?
据说在986年的时候 , 宋朝与辽国在进行了岐沟关之战后 , 宋朝军队撤离 , 并路经高阳、定州、代州等地进行一线布防 。并且 , 宋太宗赵光义任命李继隆为沧州都部署 , 杨重进为高阳关部署 , 刘廷让为瀛州兵马都部署 , 田重进为定州都部署 , 张齐贤知代州 , 一起共同分兵扼守边郡重要领地 , 来预防辽国 。
后来辽国乘着宋朝转向守势的时候 , 开始发兵大举进攻宋朝 。据说 , 在辽朝准备大举南征的时候 , 还经常停问细务 , 专治甲兵 , 对准备工作也做的十分细致 。
在同年的十一月初八 , 辽国的国主御驾亲征 , 于十一月十二日即大举南伐 , 萧太后还曾亲自亲自检阅辎重兵甲 。最终在十三日的时候 , 下诏以于越耶律休哥为先锋都统 , 对宋率先发动攻势 。后来又和北院大王一起驻守在圣州 , 于节度使蒲打里共同商议以后五州军的相关政事 , 来防备宋朝在河东所驻扎的军队 。在二十一日的时候 , 契丹在诸部落设置都监一职 , 使各部各守营伍 , 勿相错杂混乱 。
君子馆之战的结果
在历史上 , 歧沟关之战才刚刚结束没有多久 , 辽国契丹便发动著名的“君子馆之战” , 其报复的用意自然是不言自明的 。既然是报复 , 目标也就并不明确 , 主要的目的无非是烧杀抢掠 。这是传统的游牧民族侵边政策 。那么关于在这场君子馆战役中 , 最终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解读 , 在这场战役中 , 其中的胜利者是辽国 , 宋朝却一个失败者 。但是即便是辽国军对取得了胜利 , 但在战中的损失也是不小的 。其中国舅详稳挞烈哥、以及宫使萧打里这两位大将则战死沙场 , 从这里就足以说明这场战争的的惨烈程度 。
另外 , 对于这场战争而言 , 可以说是宋辽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 。对于君子馆战役和之前的岐沟关之战来说 , 它们一道成为了北宋对辽国的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的一个分水岭 。这场战役的惨败 , 直接使得北宋在立国之初所培植的禁军精锐全部丧失殆尽 , 也导致一心要廓清北患的宋太宗差点赔光了本钱 , 从此不敢再奢望收复燕云一地 。
【君子馆之战简介君子馆之战是辽国契丹为了报复?】经过了这次战争的失败 , 北宋开始转向在河北一带的区域设置前沿防御措施 , 并对辽国采取退后攻守的战略 。而沧州这个地方也从后周时期的边境城市过渡成为了具有兵站性质的后方基地 , 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定的 。
后来 , 叛宋的首领李继迁见辽国获胜 , 带来了五百骑前来纳款 , 并表示愿意与辽国通婚 。从此之后 , 开始于辽国交往密切 , 而宋朝西北边境的压力却骤然大增了 。